清·钱大昕
小小茅檐曲曲篱, 墙欹聊借石头搘。
日高编箔烘烟叶, 雨歇携耞打豆萁。
香稻已催千顷割, 残荷犹见一枝垂。
由来气候山村别, 试补豳风《七月》诗。
〔欹(qi)〕通“”,倾斜。〔搘(zhi)〕支持
以农家日常劳动,乡村景色风俗为题材的田家诗,历代皆有佳制。钱大昕的《村中记所见》亦属这类诗的优秀篇什。
诗题为《村中记所见》,当诗人徜徉于山村,最先使其注目的自然是农家屋舍:低矮狭窄的茅屋四周围住竹篱,房屋已破旧,倾斜的土墙用垒起的石块支撑着。首联两句展示了一个简陋贫穷的田家山村,它具有南方丘陵地区农村的典型风貌。
嗣后,诗人的目光转向场屋周围的农事活动。妇女们用竹篾编织烘晒烟叶的席垫,农民们趁雨停天晴之时用连耞拍打豆子,山村一派忙碌气氛。前两联写在村中所见。
颈联诗人的目光由村内转向村外。南方山村常见的格局是,依山狭小的平地散布着房舍村落,村落下面较大的低洼谷地便是水田。这一联的描写角度,大约是从较高的村庄俯视较低的田地、池塘。时令是夏末秋初,稻谷已经成熟,催人收割,蓄水池塘里的落花凋落,只见残败的枝梗。此联也是山村中常见景致,点明当时季节。
前三联用“茅檐”、“竹篱”、“烟叶”、“豆萁”、“香稻”、“残荷”等景物描绘农村,从而真实地表现了农民劳作的辛勤和生活的贫苦。尾联以感慨作结,点明所记为“山村”并说明作诗的缘由。《诗·豳风·七月》描写周代北方平原地区农民们一年四季的辛苦劳动,与这山村的物候以及农事活动自是不同,因而诗人便有“试补豳风《七月》诗”之意。
通篇由诗人视觉角度的变化来进行结构。我们可以想象诗人步行于山村小道上,从村内走向村外。视线由近处的农舍转向场屋四周的农事活动,再至远处的稻田池塘。这种结构方式紧扣诗题“所见”二字,显得脉络清晰、章法自然。
田家诗风格通常以清新自然、素雅恬淡为主。这首诗前三联展示了南方山村典型风貌,村舍、田园、农事均具有地域特点,构成一幅平淡而雅致的田园图。诗人关注农事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与这幅田园图水乳交融,形成隽永的诗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