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蘋》情诗三百首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采蘋

作者: 张燕 【本书体例】

【原文】:

于以采蘋(1)?南涧之滨(2)。于以采藻(3)?于彼行潦(4)

于以盛之(5)?维筐及(6)。于以湘之(7)?维錡及釜(8)

于以奠之(9)?宗室鏞下(10)。谁其尸之(11)?有齐季女(12)

【鉴赏】:

《采蘋》的主题思想,历来众说纷纭。《小序》认为是“大夫妻能循法度”,朱熹亦认为“大夫妻能奉祭祀,其家叙其事以美之也。”(《诗集传》卷一)。诗中明明有“季女”二字,季女者,未嫁之少女也。从何知悉是“大夫妻”?可见此说亦不足为训。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一群奴隶在操劳不堪的苦役中唱出的怨歌,但从全诗的情调看并无怨愤之情,可见此说不能成立,还有解释为与婚俗有关。《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萍藻。”郑氏亦引《礼记·婚义》云:“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婚,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公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以蘋藻,所以成妇顺也。”清人方玉润在此说的基础上提出:此“乃教女者告庙之词”,“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诗经原始》卷二)方玉润的解释较前说比较接近诗的原义。故笔者认为,这是一首仅写古时女子在将嫁前采摘蘋藻、祭祀祖先的婚俗之作。从诗中的表现形式看,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具体描述了祭祀前前后后的种种活动,反映了古时的一种风俗习尚,揭示了婚前待嫁少女的虔诚心意,同时也体现了这首诗的某些艺术特点

全诗三章,章四句,虽采取复沓叠唱的形式,意思相近,但每章各有侧重。第一章叙述祭品的种类及采摘祭品的地方。要祭祀祖先,首先要准备祭品。这位女子为了准备祭品,不惜从南山之麓的溪水旁到很远的活水沟和流水之处去采蘋采藻。蘋、藻都是可供食用的水草,蘋生水边,所以采之于南涧之滨,藻生水上,所以采之于流水之处。蘋、藻“托根于水,至洁”(王质《诗总闻》)是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是圣洁之祭品。这个少女为了采摘这“至洁”的祭品,不怕路远,不辞辛苦,一片祭祖的虔敬之心跃然纸上。

第二章叙述盛装祭品的器具和怎样加工祭品。蘋、藻采摘到了,把它们分别放到方的筐中、圆的中,回到家中,或锅煮,或釜烹,既写出了蘋、藻采集之多,又写出用具之考究,更写出烹调之精,由此不难想象场面之大,操办祭祀之诚。

第三章叙述祭品放置的地方(即祭地)和主祭之人。这位少女将祭品精心制好后,放在祭祀的特定的地点天窗下面。一切准备停当,诚心祇敬的“季女”便来到神圣的祭坛前,一场虔诚的祭礼就要隆重开始了。诗末点出“季女”,是特意写她年青,说出未出嫁的身分,是有寓意的,这正如朱熹所说的“少而能敬,尤见其质之美。”此语道出诗人的匠心。有人根据《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絩藻,寘诸宗室,季兰尸之,敬也。”这段话。断定诗中之季女就是季兰,并断定“此季兰必是当时实有其人”(翁方纲《诗附记》。而马瑞辰则认为“季兰盖当时女子之美称,犹云季姜、季姬,并非有实指”(《毛诗传笺通释》)。马说是对的,因为诗歌创作不必过于拘泥于真人真事,阅读欣赏时也应该如此。如此看来,诗中的“季女”是诗人全力歌唱的对象。诗人通过她的采蘋采藻,烹煮祭品,设坛祭祖的行动描写,不仅仅表现了她对祖先的虔诚,更表现出她对诚挚爱情的追求和对婚后幸福生活的祈祷,这是本诗的玄外之音。

从艺术上看,这首诗有这么几个特点:

首先,这首诗采用铺叙手法来叙述这个婚俗内容,也就是采用通篇运用“赋”的手法。全诗没有比兴,亦无夸饰,只是如实写来,“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层次井然地叙写了“采”、“盛”、“湘”、“奠”等祭祀前的一系列准备活动,写得极为简括、扼要。

其次,成功地运用民歌中经常使用的对话形式。全诗每章四句,以两问两答句式构成。诗中一问一答的形式,实际上是民歌中的对唱,季女边劳动边对唱,在六组对唱中推进叙事,不仅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也给人以娱乐,显得生动活泼。

最后,本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倒卷帘”的格式。这首诗的前两章采用结构相同的句子,不厌其烦地层层渲染采蘋煮藻的过程。似乎与“季女”无关,直到末章才点明主办人是即将出嫁的“季女”,她是一位虔诚而美丽的姑娘。看来前两章叙写置办祭品的经过,是为末句赞美季女的虔诚做准备,这就叫“卒章见其志。”清人高朝璎认为“谁其尸之?有齐季女”两句倒贯全诗。他说:“总以‘有’一句倒摄。”(《诗经体注》)清人毛先舒在评此诗时引戴君恩语云:“前连用五‘于以’,奔放迅快莫可遏,末忽接‘谁其尸之,有齐季女’,万壑飞流,突然一注。”又云:“诗本美季女,俗笔定从季女赋起,且叙事絮絮详悉,至点季女,只二语便了,尤奇。”这些精到的见解,不仅概括了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而且能够引导人们正确体味此诗丰富的意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