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黄滔《塞 下》六盘山诗词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塞下

(唐)黄滔

匹马萧萧去不前,平芜千里见穷边

关山色死秋深日,鼓角声沉霜重天。

荒骨或衔残铁露,惊风时掠暮沙旋

陇头冤气无归处,化作阴云飞杳然

【作者简介】

黄滔(生卒年不详),唐末诗人。字文江,莆田(今福建莆田市)人。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擢进士第。光化中,除四门博士,寻迁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著有诗文集十五卷,《全唐诗》编其诗三卷。

【词语简注】

①萧萧: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叫声。

②平芜:平坦而荒芜的土地。

③荒骨:荒野里暴露的白骨。残铁:指刀、剑、戈、矛之类的残留兵器。

④暮沙:傍晚时分的沙土。

⑤杳然:杳(音yǎo),杳然无踪,形容沉寂、深远,在此引申为遥远得不见踪影。

【内容简析】

本诗是唐末诗人黄滔所作的一首反映边塞生活的优秀诗作。

全诗起句,即写匹马单人行走在边塞路途上的情景:匹马萧萧,欲去不前,边塞千里,荒芜连绵,难以穷尽。这两句意境开阔,颇有盛唐边塞诗风韵。三、四句颔联,写边地深秋时节的景象:关山苍茫,秋日深深,花草的各种颜色均已枯死,给人以无限的凄凉之感;而那些边关之上的鼓角,也声声沉寂,寒霜浓重,包裹了天地,又给人以无尽的肃杀之感。五、六句颈联,体现了诗人较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千里边塞之上,荒野里白骨森森,有的还露出手中执掌的兵器残铁;而天空中骤然掠起的狂风,时时卷起暮色之中的沙土。这两句突出表现了边地特有的战争景象,令人印象深刻。诗的结尾两句,诗人的视觉移步换形,由地入天,写六盘山头上,战死者的冤气无处归依,化作了片片阴云,郁结在山顶之上的天空中,随着游云飞向杳然无踪的太空。

全诗抓住边塞的景物特征,以鲜明的形象造境写景,意境开阔,风格刚健,情景交融,情深意远,是晚唐时期难得的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