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景德镇·湖田古瓷窑遗址》诗词散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景德镇·湖田古瓷窑遗址》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景德镇市东南面的竟城乡湖田村,距市中心约4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田窑场兴烧于五代,经宋、元两朝,直至明中叶方告结束,历时近700年。由于其窑业兴盛,历史上的湖田村有“湖田都”之称。据江西省奉新县县志记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曾两次到此考察制瓷情况。现存的湖田窑遗址占地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在遗址范围之内,有大量的窑址、作坊遗迹、窑具和瓷器碎片的堆积层等。这些都是研究陶瓷史、经济史、文化艺术史的宝贵资料。已经对外开放的窑址有:葫芦窑址,因其形状如葫芦而得名,亦称“束腰窑”。为元以后至明早中期的窑炉,其复原图与《天工开物》的记载相同。刘家坞窑址,表层为元代天目釉瓷片堆积,南面底层冲刷的沟渠中可见到宋代中期的青白瓷,北面有元代的枢密院向浮梁瓷局定制的卵白釉“枢府”瓷遗迹。琵琶山窑址,因其山丘形如琵琶而得名,是南宋时期小型制瓷作坊遗迹。乌鱼岭窑址,表层是明代早中期的堆积,下层叠压着宋元时期的遗存,南面有元代手工作坊遗迹。马蹄窑址,因形呈马蹄而得名,为明成化、弘治年间的小型窑炉。龙窑址,是宋末至元初生产粗瓷的窑炉。

〔现代散文〕 现在的湖田已成为景德镇市区的一部分,这里林木葱茏,南倚南山,西临南河。来到这里,透过居民区幽静、平和的气氛,察看一下地面和山包,就可发现,窑业遗物和遗迹遍地都是。据考古调查,最厚处竟达数十米,且保存完好。所以当地人说,这里除非不动土,一动土就可挖到“宝贝”。

在进入遗址区的路口,景德镇市的文物部门建起了一座风格别致的陈列馆。走进陈列馆,人们从陈列的出土瓷器和窑具等实物,可清楚地看到,从五代至明朝,湖田窑场的制瓷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向前发展的。

五代时期,瓷器的锻烧不用匣钵,而是采用支钉叠烧法,产品是灰釉青瓷和白胎青瓷,白瓷胎质细密,具有较好的透光度,已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瓷器了。宋代,已采用匣钵烧制瓷器,所产影青瓷,晶莹碧透,清淡高雅。尤其是斗笠碗,纹饰精细,牡丹、篦纹菊、莲花、水波等均采用一边深一边浅的所谓“半刀泥”刻花法刻成。元代的湖田窑场在制瓷工艺和艺术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高岭土的发现和使用,是元代景德镇瓷业发展的里程碑。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在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青花瓷发源于何处,有的古陶瓷专家认为就在湖田窑。同时,湖田窑为元王朝军事机构枢密院生产书有“枢府”的卵白釉瓷,世人称颂。明代多青花与纯白釉瓷,装饰风格豪纹,题材多为楼阁、荷花与兰竹。

湖田窑址反映了景德镇从五代至明中叶的制瓷技术及生产规模的发展过程,对研究我国文化史、技术史、工艺史、美术史和城市历史都有重要价值。

人们可能会问,古代景德镇人为什么选择湖田作为瓷业基地呢?只要让我们看一看这里地理环境,是不难作出解答的。

发展制瓷业同发展其他制造业一样,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交通便利,二要原料充足,且取之方便。这两者湖田都具备。首先,南河为之提供了舟楫之便,瓷器在这里装船,顺水而下,进入昌江,然后可至鄱阳湖、九江。其次,烧制瓷器所用的燃料和瓷石就出自附近。背面的南山,柴草茂密,可满足烧窑需要。西面的马鞍山盛产一种耐火泥——“老土”,是重要的窑具原料

瓷石矿由三宝蓬矿提供。三宝蓬矿是景德镇最早的瓷矿石产地,而且至今还在开采。当然早就由地表转入地下了。所以湖田、马鞍山、三宝蓬矿构成了景德镇配套齐全的产瓷区。

(俞虹)

〔民间文学〕 南宋高宋时,岳飞率兵途经江西浮梁。士兵日夜兼行,甚感疲劳。岳元帅爱护兵将,就传令在南乡湖田龙头山下扎营,让人马休息一下。

第二天,岳飞带了几名亲随兵士,信步来到帅营外面,走到湖田的路旁,忽然停了下来。他仔细地观看地上泥土,并抽出腰间的佩剑,插在泥土里往上一挑,又抓了一把挑起的泥土,看看泥中的石块及碎瓷片,心里闷闷不乐。然后又走上矮坡向四处望了一望,长叹一声说:“唉呀!这个地方有龙脉。怪不得湖田比别处温热得多。”众军士见元帅这样自言自语,都莫名其妙,又不敢多问。回营后,岳飞对众将说:“本帅刚到外面去查看此地的山脉地形,发现这里是条火龙地脉。要是不赶快镇住,就要出真命天子,宋王朝的江山就难保。为此,我要急速在此地建座宝塔,压住这条火龙。”

在岳飞的督促下,这座塔很快就建造成功。宝塔用厚青砖砌成,每块砖上都有“岳飞”两字。塔高三丈一尺,共七层。岳飞对当地老百姓说:“此塔名字就叫‘湖田塔’。作为我大军经过此地的纪念。”他没有把镇压龙脉的事说明。

谁知大将牛皋生性爽直,不信鬼神。他见元帅五天内命人造成此塔,镇压火龙,心中疑团百出,想查明此事。就来到湖田一带察看。当他走到山坡时,见一伙人在山坡下搬柴烧窑,这时窑火烧得正旺,热气扑人。牛皋上前好奇地说道:“众位大哥,你们这里的砖瓦窑比我们家的砖瓦窑要大得多呀!”窑工们回答说:“将爷,这不是砖瓦窑。”牛皋问:“是什么窑?”众窑工笑着回答说:“将爷,这是烧瓷器的窑。请看,这一带的泥土又红又干,还有从窑里倒出来的碎瓷碴片,多年来堆积踩紧,都成了一条路呢!”牛皋听罢,走到塔旁边的路上,用铁锏往一下一插一挑,看见红土和碎瓷片,心中想:窑工们说得半点不差,可笑岳大哥不知此地烧瓷窑情况,硬说是火龙脉,怕出天子,夺了宋王的天下,造塔镇压,真是劳民伤财。我得去见岳大哥讲明此事。

想罢便回转大营,进了帅帐,向岳飞施上一礼说:“元帅,俺牛皋有话禀告。”岳飞忙说:“贤弟免礼,一旁坐下,有何话只管讲来。”牛皋说:“元帅说这地方是个火龙脉,何以见得?”岳飞听罢,很严肃地对牛皋说:“啊?你就是问我这事吗?本帅熟读天文地理,又看过湖田一带的地土风水,才知道来龙去脉。此处比别地温热一些,土也带紫红色而且又脆又干,有些石块变硬而发光,像结成的龙鳞一样。本帅根据这些情形,才断定是火龙脉,怕出天子,故而造宝干塔镇压,以免后患。”

牛皋哈哈一笑说:“岳大哥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岳飞发怒说:“牛皋,你笑我何来?”牛皋说:“元帅,末将下去详细地察看一下。原来湖田有很多烧瓷器的窑,整天烈火熊熊,故而这四周的气候要比别处温热些。窑里一些烧坏了的熟坯和碎瓷碴片,倒满一地,年长月久,越积越多,越踩越紧,故呈干红土和似龙鳞的东西。由于这些缘故,弄得元帅认为是火龙脉,造塔来镇压火龙,岂不可笑。”岳飞听了牛皋这话才明白。心想,自己还不如牛皋这粗鲁人察问得仔细。可是岳飞虽明白错了,但自己是元帅,如在将官面前认错,有失面子。越想越不是味,便恼羞成怒地喝声:“牛皋,你懂什么,别在这儿胡说八道,不然,军令难饶。”

牛皋一番好心,碰了一鼻子的灰,气得要命,掉头跑出军营。从背上拔下两根铁锏,直奔宝塔。心里说,我是道士的爷,不信邪。打倒宝塔,看出不出天子。于是一挥铁锏向塔横扫过去,“蓬”的一声,宝塔给砸了一个大窟窿。正要打第二锏,汤怀急风快火地赶来,一把扯住牛皋说:“牛大哥,不能打!”牛皋气急地说:“我要打倒它,看出不出天子!”汤怀劝说,“唉!管它是火龙还是水龙。元帅传令造的,与我们什么相干。”牛皋生气地说:“他糊弄人还要说我不懂,我打倒这宝塔出口气!”汤怀忙止住说:“牛大哥!这是违将令的。走,到我营房喝酒去!”边说边把牛皋拉走了。

过了两天,岳飞帅传令拔营,大军离镇而去。现在这座宝塔的塔基还在。

(夏巧亭 整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