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庐山风景名胜区·汉阳峰》诗词散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庐山风景名胜区·汉阳峰》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庐山西南,离牯岭约15公里,耸立于崇山之中,如一朵倚天怒放的芙蓉花。海拔1474米,为庐山第一高峰。汉阳峰巅,形如盖,峰顶建有汉王台。台因汉武帝登临此峰而得名。登上汉王台可远眺长江汉水,楚山吴地。如遇月明风清之夜,可观汉阳灯火,因此又叫“汉阳台”,此峰亦称“汉阳峰”。台西南方有一峭崖,人称“禹王崖”。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曾到此凭吊大禹。他在《史记·河渠书》上载:“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台东数尺立一方形石柱,高约2米。四面镌字,北面“庐山第一峰”五字,南面“大汉峰”三字,东西两面联语云:“峰从何处飞来,历历汉阳,正是断魂迷楚雨。我欲乘风归去,茫茫禹迹,可能留命待桑田。”汉阳峰南的紫霄峰,传说有大禹当年在此泊舟的“系船石”和大禹用蝌蚪文刻记治水方案的“石室”。汉阳峰南面有一条东北——西南方向长达七八公里的狭长谷地,名庐山垅。相传秦始皇灭六国后楚怀王的儿子康王曾在此谷中避难,故又称康王谷。谷中涧流背港,清澈见底。谷中的谷帘泉,被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中评为“天下第一泉”。

〔古诗文赏析〕 汉阳峰(并序) 清·曹龙树



势如华盖,在五老峰之西南,为庐山第一高峰。

东南屏翰耸崔巍,一柄芙蓉顶上栽。

四面水光随地绕,万层峰色倚天开。

当头红日迟迟转,俯首青云得得来。

到此乾坤无障碍,遥从瀛海看蓬莱。



诗的首二句“东南屏翰耸崔巍,一柄芙蓉顶上栽”。先用夸张手法勾画出汉阳峰的高峻雄伟,再用比喻方法描绘出汉阳峰的奇特风貌。本诗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极为巧妙地勾出了汉阳峰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远眺,而不能得之于近观。因诗人是汉阳峰下星子县人,这一观感,当是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否则不可能描绘得这样细致入微。

颔联写近景,绚丽多彩的“四面水光”在其上弥弥漫漫,闪闪烁烁,虚虚实实,可望而不可及,别有一番情趣。这种奇妙的境界,是一种物我合一,心手合一的物化效应,诗人只有达到这种效应,才能将具有自然天成之美的汉阳峰描绘得这样真切迷人。诗人在这一联中,将“水光”,“峰色”,交错为用,相互补充。他既看到贴地奔涌的水光,又看到倚天怒放的峰色,一虚一实,完整无损地呈现了汉阳峰的神韵。这一联诗,还写了“水光、峰色”的动态,移步换形,极富含孕。

颈领高度概括,尺幅万里。如果说首两句、颔联是写汉阳峰的横向景象,那么这一联则是写汉阳峰的纵向景象。由地下向天上来表现汉阳峰的千形万态。“当头红日迟迟转”,抬头向上看,高耸入云的汉阳峰,使得太阳到此也被阻挡,也得慢慢地绕转过去。低头向下看,片片青云滚滚飞来。由此来显现汉阳峰奇险的气势。这联诗中的“迟迟转”,“得得来”,还给本来静止不动的汉阳峰带来了动态美,读来无凝滞堆砌之感,达到了推陈出新,语如已出,活泼自然的境界。

至于末两句,完全是诗人自己的观感,观其语意,似乎可以领会到“到此乾坤无障碍,遥从瀛海看蓬莱”句中,明显省略了主语“我”。而读起来,便可体会到,“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峰,“我”在抒情,自然而然地给读者带来“南瞰鄱湖,水天浩荡;东瞻湖口,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惟北面之桃花峰,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此其最矣”的联想,引导读者更深更全地领略汉阳峰的地貌风情,具人妙不可言之效。

这首诗,诗人运用了高度概括,高屋建瓴的手法,从远处、高处、大处着眼,以“大泼墨”的笔法,酣畅淋漓地描绘出汉阳峰横空出世,巍然耸峙的气势。在具体写法上,他也不同于七律通常之例。似乎毫不经意地慢慢写来,初似放缓,中幅以后,从仰视或俯视的角度,切入佳境。读起来有豁达畅快之意,无愁思危苦之情。曲终奏雅,韵味无穷。正是“不求深远,自足雅音”,可以说是律诗中的一首妙品。

(徐顺明)



〔现代散文〕 汉阳峰巅,有一座硕大的峭崖——禹王岩。在阳光下,“禹王岩”显得格外峥嵘奇谲,然而它披着厚厚的风化砂砾,隐露石骨,“雅丹”褪尽,仿佛向人们露出它那荒凉贫瘠、豁达坦荡的胸膛,显示出一种原始地球的苍茫和亘古的异样风情。

相传大禹治水时,就端坐在这崖上,观看长江洪汛,思考如何“疏九江”。终于在这里想出了退水的办法,拯救了万民。后人为纪念他,将这座“貌”不惊人的山岩叫做“禹王岩”。

凝视看冷峻、安祥、肃穆、神秘的禹王岩,顿生几分庄重、几分敬仰、几分畏怯。它驻足的汉阳峰,曾经是茫茫沧海。几亿年前,似一枝拔节的春笋喧嚷着、拼搏着、奔涌着,终于拱破地壳,告别昏黯,喷发出熊熊勃勃的火,锤锻着、更新着,完成了地质史上又一次痛苦却又伟大的分娩,屹立于大地之间。

禹王岩上的斑斑苔痕,清晰地记载着风侵雨蚀的岁月,勾画出它似老非老的容颜。轻轻抚摸,一股清凉的寒气沁人心脾,大慨这就是禹王岩含而不露的灵气。远远望去,小小巧巧的禹王岩若有若无地藏在云雾烟岚之中。走近一看,它又象巨人一般默默地注视着你。它容春之萌动、秋之丰盈、夏之蓬勃和冬之宁静于一体,饱受日月之精气,生成自己特有的一种淡泊、古怪和豪气,与世无争,却又实实在在是一个巨大的存在。

站在“禹王岩”上,心灵指引着我去寻觅佛手岩,龙首岩、七星岩、芦笛崖……等有名望的翠壑丹岩。它们都置身于锦绣之中,与我脚下的禹王岩淡泊相伴,却因外力所至,它们在淡泊中还显露了某些光环。而禹王岩,早已被岁月的灰尘封住,默默地甘领着黯然,我却在这黯然中领略到了禹王搏浪急进的风骨,体察到了司马迁蹙眉握笔的痛苦思索,也感受到了陶渊明饮酒狂歌的忘情吟诵……这些历史上先行者们追求淡泊的胸襟和志向,不断冲击着我的思绪,洗刷着我心灵上的尘埃。

(徐顺明)



〔民间文学〕 大禹头戴树叶帽,身披兽皮衣,站立在汉阳峰顶的石岩上,看着峰四周的滔滔洪水,心中焦急万分。对于这势如野马的洪涛,他始终想不出一个退水的办法。

雨,仍下个不停。且越下越大。黑云密布,雷声大作,水面象煮沸了,翻腾着狂涛巨浪,呼呼地上涨,冲击着峰边的岩石,发出阵阵巨响。大禹全身都被雨水淋的透湿。他感到有些冷飕飕的,就捏着头向“石室”走去。这时,一只特大的黑蛙,暗中紧紧跟在他的身后,也向石室爬去。

这间石室,上下左右前后全是自然形成的,仅供一人侧身进出。大禹来这里后,便把它作为栖身之所。

大禹步履蹒跚地进入室内。他长吁短叹,神情沮丧,思着想着。想着思着,不知不觉便倒在干草上睡着了。一会儿,鼾声大作。他实在太辛苦,太累了。

黑蛙爬进室后,看着这位治水的英雄,象是有什么要事要告诉他。但又不能让他知道是谁告诉的,一旦被人发现,它就要遭殃了。只见它后腿一缩一伸,便来到石头上,就用前爪在石上刻画起来。正当这只黑蛙聚精会神写着什么的时候,大禹被一声闷雷惊醒,坐了起来。那蛙听见响声,拼命逃窜,钻进石缝中去了。大禹睁开惺忪的睡眼,尚未看清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只见一黑影向石缝钻去,头已进缝,只露出两条似鸡腿的后肢,他便大叫 一声:“石鸡”。

他的这声惊叫,惊动了在天庭打盹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睁眼循声望去,见一只黑蛙正沿石缝向水里奔去,紧皱眉头说:“又是这个畜牲!”

原来这是天庭中的一只神蛙,因犯天规,被玉帝贬到王母娘娘沐浴的圣泉——匡庐谷帘泉当镇泉将军。这天它沿着天河巡察谷帘泉的水脉,站在云头一看,见大禹又黑又瘦,愁眉不展,知其又为治水的事忧虑,便动了恻隐之心,想将一个属于“天机”的治水方法告诉他。于是,他就潜入水中,暗中跟着大禹,等待时机。只可惜它还没有将全部“天机”写完,就被大禹惊走。惊走它事小,可惊动玉帝事大。果然,玉帝怒其泄露天机,再次违犯天规,下道御旨,剥去它的仙身,打入凡尘为肴,永远不得返回天庭。自此以后,它便在凡间繁衍生息成为庐山“三石”之一——石鸡。

惊奇中的大禹,回过神来,发现石上有字,走过去认真一瞧,原来是数十个蝌蚪文。意为教他治水之法,可惜不全。仍不得要领。他追悔莫及,连声呼叫:“天不助我也!”忽然,他想起石鸡逃遁时的情景,眉头顿展,心胸豁然开朗,一个治水的方案成竹在胸。这就是凿洞引水过山崖之法。此法一直沿用了几十个朝代,成为历代治水的基本方法之一。

(徐顺明 整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