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庐山风景名胜区·东林寺》诗词散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庐山风景名胜区·东林寺》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庐山西北麓。东晋高僧慧远于公元384年创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佛教的八大道场之一,净土宗的发源地。唐宋两代是东林寺的鼎盛时期。唐大中年间,殿厢塔室多达310余间,“规模宏远,足称万僧之居。”藏经10000余卷,为当时全国藏经最多的寺院之一。扬州龙兴寺高僧鉴真东渡前,曾到该寺驻足3天,将寺僧智思及东林教义带到日本,现在东林教仍为日本佛教的第二大教派。至今还常有中外僧侣到此朝宗祭祖。近年来,东林寺修葺一新,不仅修复了神运殿,三笑堂、念佛堂、斋堂、僧舍等,又新建了大雄宝殿、天王殿、五百罗汉堂,重建了白莲池。还保存了聪明泉、出木池、虎溪桥、远公塔、柳碑、六朝松等大量名胜古迹。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诗文赏析〕 晚泊浔阳望庐山 唐·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这首诗色彩素淡,浑然无迹,后人叹为“天籁”之作。前面四句,颇有气势,尺幅千里,一气直下。诗人用淡笔随意一挥,便把这江山胜处的风貌勾勒出来了,而且还传递了神情。

试想在那千里烟波江上,扬帆而下,心境是何等的悠然。然而一路上也不是无山,但却不见名山。直到船泊浔阳城下,头一抬,那俊伟秀拔的庐山突兀而起,“啊!香炉峰,我这才见到了你。果然名不虚传!”四句诗一气呵成,到“始”字轻轻一点,舟中主人那欣然怡悦之情就显示出来了。

庐山有两座香炉峰。李白描绘的“日照香炉生紫烟”指的是南香炉峰,孟浩然指的则是北香炉峰。北香炉峰矗立在东林寺的南面,在不少诗人的歌咏中常可见到它美好的身影。当年酷爱佳山秀水的白居易谪居江州司马时,就是在北香炉峰下筑草堂隐居达三四年之久。他在《庐山草堂记》中说:“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北香炉峰“其境胜绝,又甲庐山。”该峰之美,由此也就可以想见了。孟浩然虽然没有用什么词藻去渲染香炉峰的美,只用“未逢”和始见”两个词相互衬托,看似清淡,而其中所包含的美却又是何等侬丽!他用的纯乎是水墨的淡笔,那么含蓄、空灵,从悠然遥望庐山的神情中,隐隐透出一种悠远的情思。

诗人以上半首叙事,略微见景,稍带述情,落笔空灵,下半首以情带景,情是内在的,他又以空灵之笔来写,确如昔人评曰:“一片空灵。”

香炉峰烟云飘逸,远“望”着的诗人,神思也悠然飘忽,引起种种遐思。由香炉峰而很自然地想起了长眠峰下的东晋高僧慧远,他爱庐山,因而改变了南游罗浮的计划,在东林寺里专心静修达36年之久。据云那里是“洞尽山美,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到这儿来的人都感到“神清而气肃”。这地方如此清幽,使人生发弃尘绝俗之想,当然也为那此山林隐逸之士所向往了。孟浩然是一位“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人物,所以他那“永怀尘外踪”的情怀是不难理解的。他对慧远的钦敬之情,也从第五、六句诗中很自然地流露了出来。

诗人在遐想,深深怀念这位高僧的尘外幽踪。这时,夕阳斜照,忽然隐隐约约听到远公安禅之地的东林寺里传来阵阵钟声。东林寺近在眼前,而远公早作古人,高人不见,空闻钟声,心中不禁兴起了一种无端的怅惘。“空”字情韵极为丰富。这儿是倒装句法,应该是先闻钟声,然后得知精舍已“近”。这一结余音袅袅,含有不尽之意。且点出东林寺正是作者所向往的地方。“日暮”二字说明闻钟的时刻,“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加深了深远的意境,同时也是点题。

这首诗,诗人写来真有“挥毫落纸如云烟”之妙。诗人写出了“晚泊浔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流露出对慧远的景仰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倾羡。然而尽管“精舍”很“近”,诗人却不写登临拜谒,笔墨下到“空闻”而止,“望”而不即,悠然神远。“诗至此,色相俱空,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现代散文〕 漫步寺前,只见殿宇巍峨,重阁高耸,黄墙碧瓦,气势非凡,显现出佛门胜地的深奥莫测的气氛。这里便是我国佛教净土宗的祖庭。

进得寺门,一池白莲开放,争奇斗艳。据传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对慧远仰慕得不得了,想加入“白莲社”。慧远“以其心杂”,没有同意。为了表示对入社的诚意,取得慧远对他的好感,谢灵运特地在这里开凿了一个水池,并植白莲于其中。凝视池水,莲花,从中还能领略到诗的朦胧,诗的潇洒,诗的神韵……

池后的天王殿和大雄宝殿,气势庄严雄伟。七八米高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佛像高居佛龛之上,自然安祥地享受着四方善男信女的供奉。殿两侧是新建的五百罗汉堂。

殿后侧有一株粗大的罗汉松。据传是在慧远开山时由外国僧人带来栽植在这里的。老干虬枝,叶色墨绿,树干粗需数人合抱。它是东林寺现存最早的历史见证之一。微风吹来,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好象在向游人述说该寺的历史兴衰。那茂盛的枝叶,好象在告诉游人:它欣逢盛世,佛宇重光,越活越年轻了。

步入神运殿,就见一个极普通的水池,长宽各丈许。看似普通,其实不然,它融入神力,池中竟可“出木”。慧远当年就在这出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池中,挑选松、杉、楠、梓等上等建筑木材建造佛殿。这神奇的传说,使许多游人在此徘徊寻觅,体味神威。

寺中的聪明泉,展示出一种佛化了的智慧和宁静。有一次。慧远与荆州名士殷仲堪在池旁谈论《易经》。殷仲堪能言善辩,口若悬河,远公十分佩服,于是指着井中的泉水说:“君之辩有若此泉。”后人就把这汪泉水叫作“聪明泉”了。

出东林寺,向寺北行约200米,拾级登上一座小山坡,便是远公塔院。远公塔为圆形,外表砌以径约半尺的卵石,酷似荔枝,故又称“荔枝塔”。一代佛教宗师的英灵就长眠在塔下。慧远大师在庐山三十余年,“迹不入俗,影不出山”,专心致志地宣扬和研究佛法,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的佛教史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仅就他这种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着实令人感佩。我不信佛,也不禁面对远公的英灵合掌鞠了一躬。

(崔廷奎)



〔民间文学〕 东林寺前有条迂回曲折的小溪,叫做虎溪。虎溪之上有座小小的石拱桥,名字便叫虎溪桥。

据说,慧远大师到庐山后,他给自已定了一条规矩: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送客也从不过虎溪桥。若是过了虎溪桥,寺后山上的护山神虎就会吼叫起来。

慧远喜欢跟有节操的名人雅上交往。他对隐居在山南栗里的陶渊明和简寂观道士陆修静倾慕已久,很想和他们见上一面,叙谈叙谈。可他又犯难:前往拜访吧,就破了规矩;约请他们来吧,又如何招待嗜酒如命的陶渊明和放浪形骸的陆修静呢?

有一天,慧远手中拿着一封信,突然仰脸大笑起来。众僧徒一看,感到很奇怪。慧远面带喜色地说:“陶渊明、陆修静即将来访。”

原来,陶渊明托人送信来,信中说,他和陆修静久慕慧远大名,拟于次日邀陆修静一起专程来寺拜见,只是担心能否让他在寺中喝酒。众僧徒一听,都把头摇得拨浪鼓似地说:“庙堂乃清静之地,岂能饮酒作乐?阿弥陀佛!”不料慧远却一反常态,不以为然地说:“陶渊明和陆修静乃当今名士,他们平生爱的就是喝酒。僧家纵有清规戒律,也不能强加于人呀!你们不必多言,师父我自有主意。”为了表示对陶、陆二人的诚意。慧远破例地派徒弟到寺外的雁门市打了几斤好酒来。

第二天,陶渊明和陆修静果然如期赴约,来到了东林寺。慧远闻讯,亲自把二位迎进寺里,立即摆上酒菜,请他俩饮酒。他自己却滴酒不沾,在旁席吃菜相陪。他们边喝边谈,陶渊明谈了他辞去彭泽县令后,归居田园,过着“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的恬静生活,神色非常坦然。陆修静畅叙了他在家乡吴兴建业讲道及返回庐山时一路看到的山川美景,眉宇间流露出欣喜之色。他俩对慧远的刻苦精神倍加赞赏。三人边吃边谈,越谈越投机。不觉日已偏西。

陶渊明和陆修静起身告辞,慧远亲自相送。三人边走边谈,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已走过了虎溪桥。这时,后山的神虎突然吼叫起来。三人听到虎啸,立即停住脚步,相向“哈哈”大笑起来,慧远忙拱手道:“哎呀,过了虎溪桥了!二位好走,恕不远送。”陶、陆二人忙摆手道:“长老留步,不必客气。”慧远直到看不见二人的影子后才起身回寺。

就这样,“虎溪三笑”成了庐山的千古佳话。

(崔廷奎 整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