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辽宁省·千山》古诗词赏析大全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关于描写《辽宁省·千山》古词赏析大全

千山,原名千华山,又名积翠山,在辽宁省鞍山市东20公里,为东北地区三大名山之一。最高峰仙人台海拔700多米。山中奇峰迭起,塔寺星罗棋布。人称其峰峦有999座,以其近1000,故名千山,自古为辽东名胜。此山不仅峰峦奇秀,而且有辽金以来的名胜古迹甚多。有建于唐代而繁荣于明代的5大寺庙: 龙泉寺、大安寺、香岩寺、中会寺、祖越寺。此外尚有著名道观——无量观及九宫、八庵、十二观等掩映在重峦翠嶂之中。寺庙与道观中保存着大量碑刻、钟、塔等珍贵文物。登仙人台可近瞰千山奇秀,远眺渤海烟波;立第二高峰五佛顶,可北望辽阳塔影,南观风、岫诸山。



明霞为饰玉为容,山到辽阳峦嶂重。

欲向青天花数朵,九百九十九芙蓉。



[诗名] 千山

[作者] 姚元之,清代人。

[注释] ●山到辽阳:千山距辽阳40公里,辽阳曾是努尔哈赤的金国京城,那时鞍山只是村镇,沈阳也尚未兴起,故诗人用“山到辽阳”衬托历史渊源。●花数朵:是数花朵的倒装句。花朵是用以比喻千山诸峰的。●九百九十九芙蓉:说千山的999峰,峰峰皆似莲花,因此千山又有“千朵莲花山”之名。



千山



峰奇乍若逢高山,境别浑如读异书。

双阙洞开苍壁迥,万山奔赴绀宫虚。



[诗名] 大安寺山景

[作者] 姚元之

[注释] ●大安寺:千山古寺,这一带山势雄拔耸峭,别具胜景,有“唐峦拥翠”、“佛手拏空”、“宝塔迎风”、“石洞藏云”等16景,诗句就是写这里的奇特山景。●峰奇二句:用“峰奇”、“境别”形容这里的独特景致;诗人又以“高士”、“异书”作比拟,更增添了奇异的色彩。●双阙洞开:指“石洞藏云”景,在寺北山巅有罗汉洞、洞如石室,长20余米,云气氤氲,洞内列18罗汉像。●绀宫:僧寺的别称,亦云绀园、绀宇、绀坊、绀殿,因佛国土之色相为绀青。此处指大安寺。



千山胜景久芗哉,三度徒教寄咏回。

本异唐宗曾驻辇,空传丁令有遗台。

底须石洞花岩到,原匪探奇问景来。

却笑前遭泐崖处,侵寻应已漶莓苔。



[诗名] 寄题千山

[作者] 弘历,此诗为作者第四次东巡时游千山所题。

[注释] ●芗 (xiang,香):香气,指芳名远播。●三度: 作者原注 “三临盛京皆欲至而未果”。●本异句:作者原注“相传唐太宗曾驻跸于此,然彼时以征高丽而往其处。予三次皆因谒祖陵而来,事既不同; 且此地在唐仅为辽西以外边郡,今则为祖宗创业故都,建置更不同也。”●丁令:作者原注“山有仙人台,或因丁令威得名”。《搜神后记》载:“丁令威,汉代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石洞花岩:原注:“千山名胜”。●匪:同非。泐(le,勒)崖:刻字于崖石之上。泐:同勒。●侵寻:犹侵淫,逐渐。承上句,犹言:“前次石崖上题刻,恐已被繁茂的青苔所掩没。



花香浮塔院,霞影落立岑。

杳杳钟声动,遥峰护碧林。



[诗名] 中会塔钟

[作者] 未详

[注释] ●中会:千山上唐朝古刹中会寺。



青峦百柱立岿然,纱雾戏飘壁上仙。

飞鸟正迷天外路,忽惊人立翠峰巅。



[诗名] 千山天外天

[作者] 王树远



松螺点点列云屏,月育泉石鸟宿营。

作响罡风天海论,庙高难与五佛争。



[诗名] 千山五佛顶

[作者] 王树远

[注释] ●罡 (gang,刚)风:高空之风。●五佛顶:为千山诸寺观中地势最高者。有“山高不过仙人台,庙高不过五佛顶”之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