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 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 数峰清瘦出云来。
嵩山,五岳之一,在河南登封县。古往今来写嵩山的诗不计其数,这一首却写得颇为别致。作者没有写嵩山的古木参天,也没有写嵩山的山峦起伏,而是以“清瘦”二字写出嵩山的神韵。“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全诗的“诗眼”之所在,这画龙点睛的一笔,使全诗的意境皆出。一、二两句为“数峰出云”做了铺垫。诗人直诉往来疲顿,唯有青山能令人心情舒畅,先写出了诗人想见青山的迫切心情。第三句却仍没有写嵩山的雄姿,而用“日暮北风吹雨去”一句,写出了青山尚在云雾之中,日暮的霞光和雨丝云片还遮住了作者的视线,要待“风吹雨去”,方能一睹青山真面目。它是欲扬先抑的最后一笔,也为“青峰独出”拉开了最后一道帷幕。有了前面的这许多心理活动和视觉活动的渲染,嵩山才“千呼万唤始出来”,诗句到此也就戛然而止。但是它吸引着读者去想象雨后嵩山青葱的林木,潺潺的流水以及诗人观赏嵩山的喜悦心情,大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余韵。实际上,作者的这种欢愉之情,也在诗歌的最后一句中有所暗示。“清瘦”二字,似乎不单单是嵩山的神采,也正是诗人自己的气质的写照。诗人“年来鞍马困尘埃”,恐怕也是清癯、消瘦而又颇有傲骨。诗人单拈出“清瘦”二字来写嵩山,也正是他自己的精神气质的形象化。这样的山水正和诗人气味相投,怎能不让他全身心地去拥抱呢?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