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屈大均·客代州》原文赏析
三年为客渡滹沱,听尽悲笳出塞歌。白发不愁明镜满,秋霜只怨雁门多。
1662年冬,屈大均由南京至陕西。1666年出雁门,历大同、宣化,到1667年才重返南京。在秦晋期间,他曾与李天生、顾炎武等爱国志士聚会,友谊甚笃。代州即今山西代县,其西北三十里为雁门山(亦名陉岭),东西两山夹峙,形势雄胜,山岩峭拔,中路盘旋崎岖。汉代中平以后,陉北之地皆荒外,魏代以后,以其地为塞,分别内外。唐于绝顶置关,名雁门关,是历代戍守重地。
首句入题,“三年为客渡滹沱”。诗人采用赋法,叙写自己渡过滹沱河,客居秦晋,已历三年。为客既久,则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更何况在这三年中,“听尽悲笳出塞歌”呢?“听尽悲笳”蕴藏丰富的内涵。单调沉滞的胡笳之声,在萧索阴森的关下呜咽,在空旷荒凉的塞外悲鸣,听起来本身就动魄惊心,自然容易产生绵绵悲愁,所谓“游人一听头堪白”(杜牧《边上闻笛》)。胡笳所奏的胡地乐曲,还包含着特定历史环境、特定民族心理的长期感情积淀。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边患不断,战争频繁,可以说,胡笳成了少数民族中的上层贵族进犯中原,掳掠边地的象征。在笳声中,让人似乎看到了断垣衰草,战垒兵壕,看到了熊熊烽火,滚滚烟尘。如果我们深入一层,细心体察,这里还包括着诗人在听到胡笳时产生的特殊情绪。中原圣土遭异族蹂躏,亡国灭种的严酷现实,救国无力的深深愧怍,久客思家,但又不忍归家的内心世界,都在一个“悲”字中表现出来。诗人孤独凄恻的心情能带动读者的情绪,随之黯然神伤。顾炎武有诗说:“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这批爱国者的心灵是多么相通,情绪是多么的一致!
正是在“三年为客”的特定情况下,在“听尽悲笳”的索漠心绪后,诗人才会“白发不愁明镜满,秋霜只怨雁门多”。“白发”这一意象凝聚着时间消逝的抽象意义,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包含着感伤悲愁的传统情绪。李白曾发出过“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感慨,唱出过“高堂明镜悲白发,朝为青丝暮成雪”、“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的人生悲歌。当然,李白的悲和愁,只是将个人的怀才不遇,对社会的失望,对现实的悲观,以夸诞的方式表现出来。虽然此诗的“白发”、“明镜”、“秋霜”皆出李白诗,而屈大均的愁和怨则有着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劫乱时代的严酷事实在他的心灵上投下了重重的阴影,国家的沦丧,民族的灾难,人民的痛苦,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重压。诗通过个人不幸遭遇的哀叹表现的却是时代的苦闷情绪。二句中的“愁”和“怨”互文以见义,通过彼此映衬,相互对照,扩大了诗的内涵,使表意丰富而行文简洁。
此诗是在抗清失败的情况下写成的。情调蕴藉婉转,沉郁苍凉,悲怆凄恻,忧愁、苦闷、失望和悲哀的心情用黯淡低沉的调子唱出,读之,倍觉哀婉动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