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郑燮·道情篇(十首)》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诗《郑燮·道情篇(十首)》原文赏析

枫叶芦花并客舟,烟波江上使人愁。劝君更尽一杯酒,昨日少年今白头。自家板桥道人是也,我先世元和公公流落人间,教歌度曲。我如今也谱得道情十首,无非唤醒痴聋,销除烦恼。每到山青水绿之处,聊以自遣自歌; 若遇争名夺利之场,正好觉人觉世。这也是风流事业,措大生涯。不免将来请教诸公,以当一笑。

老渔翁,一钓竿; 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老樵夫,自砍柴; 捆青松,夹绿槐。茫茫野草秋山外。丰碑是处成荒冢,华表千寻卧碧苔。坟前石马磨刀坏。倒不如闲钱沽酒,醉醺醺山径归来。

老头陀,古庙中; 自烧香,自打钟。兔葵燕麦闲斋供。山门破落无关锁,斜日苍黄有乱松。秋星闪烁颓垣缝。黑漆漆蒲团打坐,夜烧茶炉火通红。

水田衣,老道人; 背葫芦,戴袱巾。棕鞋布袜相厮称。修琴卖药般般会,捉妖拿鬼件件能。白云红叶归山径。闻说道悬岩结屋,却教人何处相寻。

老书生,白屋中; 说唐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尽风流,小乞儿; 数莲花,唱竹枝。千门打鼓沿街市。桥边日出犹酣睡,山外斜阳已早归。残杯冷炙饶滋味。醉倒在回廊古庙,一任他雨打风吹。

掩柴扉,怕出头; 剪西风,菊径秋。看到又是重阳后。几行衰草迷山郭,一片残阳下酒楼。栖鸦点上萧萧柳。撮几句盲辞瞎话,交还他铁板歌喉。

邈唐虞,远夏殷; 卷宗周,入暴秦。争雄七国相兼并。文章两汉空陈迹,金粉南朝总废尘。李唐赵宋慌忙尽。最可叹龙盘虎踞,尽销磨燕子春灯。

吊龙逢,哭比干; 羡庄周,拜老聃。未央宫里王孙惨。南来薏苡徒兴谤,七尺珊瑚只自残。孔明枉作英雄汉。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拨琵琶,续续弹; 唤庸愚,警懦顽。四条弦上多哀怨。黄沙白草无人迹,古戍寒云乱鸟还。虞罗惯打孤飞雁。收拾起渔樵事业,任从他风雪关山。

风流家世元和老,旧曲翻新调。扯碎状元袍,脱却乌纱帽。俺唱这道情儿归山去了。

道情是一种说唱文学,本道士所歌,称黄冠体(见《啸余集》)。后来江湖上的歌者,依调谱词,多寓讽世劝善之意,沿门歌唱,唤住唱道情。这十首道情是郑板桥的一时游戏之作,一开始,就集唐人崔颢王维许浑等人诗句为上场诗,信手拈来,颇为浑成;道情的一头一尾,都戏称自己是唐人小说中人物、元人石君宝杂剧命名为郑元和者之后,这是因为郑元和曾狎妓沦落为挽歌郎,又遭其父鞭弃再沦落为乞儿,而“道情”原是沿门歌唱曲儿,正经文人所不屑为,作者居然为之,而且给自己找了这样一个不经的理由,赋本篇以不少风趣。

前六曲歌咏了六种江湖中人,依次为渔翁、樵夫、头陀、道士、塾师、乞儿,比起“争名夺利之场”中人来,他们生活相当清贫,然而却亲近“山青水绿”之大自然,而且取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即自食其力,从而绝无名利场中的是非、烦恼,反而活得快活自在,令人羡煞。后四曲则出以歌者口吻,他从往古历史中汲取材料,予以评驳,第八曲极精要地叙述了从唐尧到南明数千年历史,于“空陈迹”、“总废尘”、“慌忙尽”、“最可叹”、“尽销磨”见意,极精要地概括了一部廿四史就是封建统治“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循环史;第九曲指出历代宫廷、朝廷都充满复杂的矛盾,忠臣志士鞠躬尽瘁,演出的总是悲剧,唯有信奉老庄哲学,才能远祸全身。

上面这些思想内容前人也曾在诗词中表现过,但都不如道情这样洋洋洒洒、淋漓尽致、寓意通俗而文字优美。所以它比同类诗词更能安慰官场失意者的心情,近人如邓拓在受政治迫害丢官后,写《燕山夜话》,竟称赞郑板桥是“一枝画笔春秋笔,十首道情天地情。”评价不可谓不高。道情曲词在音节上很有特色,基本上由三言、七言句构成,行文上有骈散的变化,句群上有奇偶的变化,用韵有疏密的变化,七言句有上四下三、上三下四节奏的变化,在音调上备极摇曳多姿。近体七言诗是以单音步结尾,故尾音迤逦曼长;而道情曲词以两个上三下四的联语结尾,即双音步结尾,尾音找截干脆,很有新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