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顶上一棵麻,
一对蝈蝈往上爬;
蝈蝈蝈蝈干什么?
爬上去,吹喇叭。
吹喇叭,吹喇叭,哒哒嘀,嘀嘀哒;
官来了,我不怕,朝廷来了我打他!
——《中国歌谣选》第一集
这是一首儿歌,通过与蝈蝈虫的对话,表现了孩子们孕育着不怕官府、反抗最高统治者的思想。
儿歌选择了孩子喜爱的蝈蝈虫为描写对象。 “南山顶上一棵麻,一对蝈蝈往上爬”。从童眼中观察,他们捕捉到了生物世界的这一逗人喜爱的景象。依据儿童的特点,民歌叙述了孩子们好奇的询问:“蝈蝈蝈蝈干什么?”作为孩子们喜爱的蝈蝈虫,既是孩子心中的朋友,也是他们思想的代表者。它们对问题进行了“回答”。 “爬上去”是为了“吹喇叭”。因为喇叭这种玩具可以发出声音,所以借“吹喇叭”表达了孩子们的心声:“官来了,我不怕,朝廷来了我打他。”官府一向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朝廷指皇帝,他掌握最高权力。但蝈蝈虫作为孩子的“发言人”,对官府投以蔑视的眼光,对最高统治者及其奴仆则加以反抗。 “拚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民歌中代表孩子的蝈蝈虫所发出的反抗声音,多么令人振奋。这个“回答”表现了民歌的中心内容,是儿歌的主题所在。
这首儿歌,依据儿童的心理与童话的特点,赋予蝈蝈虫以人的特点、儿童的个性,并设计了儿童与蝈蝈虫的对话,使形式活泼,富于儿童情趣。此外,通篇的语言皆儿童口语,如“蝈蝈蝈蝈干什么?” “爬上去,吹喇叭”, “哒哒嘀,嘀嘀哒”,颠倒重复,明白顺口,表现出了儿歌的语言特点,故能在儿童中广泛流传 。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