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只金花箭。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

这首词,借一位壮士之口,表现了敦煌地区人民抵抗侵略、效忠祖国、为己一无所图的豪情壮志和高尚情操。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这里所写的乃是壮士自备宝剑的精良。龙泉剑,相传为春秋时著名工匠欧冶子、干将所煅制,锋利无比,为古代名剑。原名“龙渊”。后用为宝剑之泛称。唐时,为避高祖李渊名讳,改“龙渊”为“龙泉”。这是说他有名剑藏于剑匣之中,不肯轻易示于人见,表现了他英武不屑外露。“一张落雁弓,百只金花箭。” “落雁弓”,指弯弓力大,射猎准确,能使高翔的大雁应声落地, “金花箭”,即镶嵌金花的利箭。这位壮士不无自豪地说,我有三尺龙泉宝剑,毫光闪闪,从不轻示于人;我有一张能射落高空大雁的劲弓,箭囊中装着百支镶嵌金花的利箭。这里,不写壮士本身,唯言武器精良罕见,这种侧写之笔,其实正是为表现主人公服务的。法国一位熟悉农民生活的画家米勒说过:“一位倚锄而立或倚铲而立的人,就表现劳动来说,是更典型的。他表示他刚劳动过,而且倦了——这就是说,他正在休息而且还要劳动。”同样道理,见其武器精良如此,壮士的雄健强悍、技高胆壮、年轻豪迈、意气昂扬等,不是都在我们的想象之中了么?不用问,他挥戈上阵,定能痛击狂胡;他搭弓射敌,定能百发百中;他定是一位能驰骋于万里疆场,置生死于度外的英雄好汉。

如果说上阕还只是侧重于人物外部形象的侧笔刻画,那么,下阕则深入到壮士灵魂的深处了。壮士想的是什么呢? “为国竭忠贞”,这是写他习武的目的,他要竭尽自己忠贞的报国之心;“苦处曾征战”,是言其经历,哪里最艰苦,就有他在哪里征战;“先望立功勋”,是写他不图虚名,不屑钓誉,只盼真正为国立下杀敌战功; “后见君王面。”是写他颇具木兰报国之心,功高“归来见天子”,功大“不用尚书郎。”然后回家过他的和平劳动生活。这种思想是何等纯朴,这种情操是何等高尚!读完全词,一位边地爱国壮士的可敬形象跃然纸上。

上阕刻画形象,下阕描绘心灵,语言纯朴,运笔得法,读来令人感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