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皮裹大树·王梵志》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王梵志

大皮裹大树,小皮裹小木。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省得分田宅,无人横煎蹙。但行平等心, 天亦念孤独。

王梵志是初唐一位怪僻诗人,以全力写作通俗的语体诗,“全用五言,而翻腾转折,深刺浅喻,多出人意外。其民间气息之浓,言外韵味之厚,使读者不由不跟着他歌哭笑怒,不能自持。”(任半塘《王梵志诗校辑·序》)他的诗,寓至理于谐俗之中,寓辛辣于质朴之中,奇而实平,怪而有味。

这首诗题旨甚明:多子不如独子,独子只要孝顺能干,可以免去争夺家产、凌逼父母种种弊端,使父母得福。

跟这意思相反,王梵志恰恰还有一首描写多子女使父母遭罪的诗,可以对照着来读:

夫妇生五男,并有一双女。儿大须娶妻,女大须嫁处。户役差科来,牵挽我夫妇。妻即无褐裙,夫体无裈裤。父母俱八十,儿年五十五。当头忧妻儿,不勤养父母。浑家少粮食,寻常空饿肚。男女一处坐,恰似饿狼虎。粗饭众厨飡,美味当房去(按指美味归入各房去自享,不与父母)。怒眼看尊亲,只觅乳食处(只乳喂自己的幼孩,不顾父母)。少年生夜乐,老头自受苦。

诗中对多子女夫妇所受的冷遇,刻划得淋漓尽致。生活气息愈浓,愈是能激起人们的同情。王梵志便是在对上述社会现象的反思下,写成《大树裹大皮》这首诗的。

此诗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开头两个比兴句,意象朦胧,跟下文若断若连。《王梵志诗校辑》卷六注云:《通俗编·识余》引《普灯录》“药山禅师彝肃云:‘大树大皮裹,小树小皮缠。’今变之曰:‘走尽天边路,没有皮宽树。’”《老学庵笔记》卷三:“僧行持,明州人,有高行而喜滑稽。尝往余姚,法性贫甚。有颂曰: ‘大树大皮裹,小树小皮缠。庭前紫荆树,无皮也过年。’”根据前者,似乎是说,世界上只有关心子女的父母,却没有孝顺父母的子女;根据后者,似乎是说,多子女的父母多受缠裹,少子女的父母少受缠裹,无子女的父母也能过活。我们不妨把两种意思连贯起来理解,诗意可以更丰富些。

此诗第二个值得注意的是理想的色彩比较浓,后六句所写内容,是诗人希望如此,并非现实就是如此,这从末两句更可明显看出:“但行平等心,天亦念孤独。”把希望寄托在老天那里,于此可见一斑。而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独子忤逆的亦复不少,王梵志另有诗揭露这种现象道:

父母是冤家,生一忤逆子。养大长成人,元来不得使。身役不肯料,逃走离家里。阿耶替役身,阿娘气病死。腹中怀恶来,自生杀人子。此是前生恶,故故来相值。

王梵志的这些诗,以通俗质朴的语言,以诙谐辛辣的笔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人伦关系的实质,有警醒世人的作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