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猛虎行

李白

【原文】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1]。

旌旗缤纷两河道[2],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3],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4]。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5]。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6]。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7]。

有策不敢犯龙鳞[8],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9]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10]。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11]世莫知。

三吴邦伯[12]多顾眄,四海雄侠皆相推。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13]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伫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14]。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注释】

[1]陇头:即陇山。泪下不为雍门琴: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涕泪涟涟,曰:“先生之鼓琴,令文(孟尝君名)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2]两河道:指唐代的河北、河南两道。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于范阳,河北、河南诸郡相继陷落。

[3]秦人:指关中的百姓。燕地:在今河北北部及北京市一带,是安禄山叛军的根据地所在。

[4]一输一失:“一输”指的是高仙芝、封常清之败;“一失”指的是唐玄宗在战略上的重大失误。朝降夕叛:指的是河北诸郡纷纷起来抗击安禄山,但不久失事,原来抗击安禄山的人又都归降了安禄山。幽蓟:幽州、蓟州,泛指河北一带。

[5]巨鳌(áo):指安禄山。鱼龙:指百姓。

[6]“朝过”二句:说的是张良、韩信的故事。秦国消灭韩国,张良因为他的先人五世辅佐韩国,立志为韩报仇,就尽散他的家产,以求刺客。得到一个力士,用铁锤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因失误没有击中。黄石公曾在下邳传授张良兵法。韩信曾寄食于淮阴下乡南昌亭长家,他的妻子为亭长所辱。韩信封为楚王后,召见下乡南昌亭长,曰:“公,小人也,为德不足。”

[7]栖栖:惶惶不安。青云:志向远大的人。

[8]犯龙鳞:指触怒君主。

[9]掣铃:唐代时官府多悬铃于外,出入则牵铃以通报。

[10]六博:玩耍的博戏。床:坐具。

[11]心藏风云:怀藏不平凡的志向与才能。

[12]邦伯:周代官名。此指地方长官。

[13]攀龙附凤:随皇帝建功立业。

[14]槌牛:杀牛。挝鼓:擂鼓。

【赏析】

这首《猛虎行》是李白在避安史之乱途中赠给书法家张旭的诗作。至德元年(756年)春天,李白因避安史之乱,离开宣城南赴剡中途中,遇大书法家张旭于栗阳(今江苏溧阳),作此诗以赠张。这首诗叙述安禄山攻占东都洛阳,劫掠中原的暴行及诗人眼见河山破碎,社稷危亡,生灵涂炭,自己忧心如焚的思想感情。

全诗可分三段:开头十二句为第一段,叙述安禄山攻占东都洛阳,劫掠中原的暴行及诗人眼见河山破碎,社稷危亡,生灵涂炭,忧心如焚的思想感情;中间十八句为第二段,借张良、韩信未遇的故事,抒发诗人身遭乱世,不为昏庸的统治者任用,虽胸怀匡世济民之术也无处施展,无奈随逃难的人群“窜身南国”的感慨;最后十四句为第三段,先盛赞张旭的才能和为人,再写在溧阳酒楼和众宾客及张旭饮宴的情景,最后写自己欲钓鳌东海的胸襟和抱负,表达自己壮志未已,伺机报国立功的思想。此诗完全不受古乐府的传统束缚,句式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歌行体,结构也颇具匠心,堪称唐诗精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