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偶题三首(其一、三)》诗词解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偶题三首(其一、三)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1)。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2)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3)。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4)

【解析】这也是两首借观览山川景物为寓托的说理诗。第一首写室内看山。此时门框如一幅画面,门外青山拥紫叠翠一般被锒嵌在门框这个画幅之中。作者儒巾危坐,终日不厌。其实是在思考问题。眼看青山云断,飞成细雨,洒落人间。作者却并不以此为止,而偏要追问那云是从何处来的。有人精心解释蒸汽成云的道理,并说明这道理古人尚不明白。其实古人未必全不明白,而且根本无须在此大作文章。这里作者不过用一种象征手法寓托一个道理。是说观察事物不能只注意现象而应深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才是读书治学的正路。第二首写的是作者闲暇漫步,随流水溯行而上,意欲寻觅溪水的源头。待到行至溪水源头之时,却又不能断定其源,于是产生一种怅惘的心情。为什么“行到源头”却又不能断定,这原因并不重要,无非作地理学上的深究。作者不过是借此设喻,作为一种象征手法的媒介。重要的是“始信真源行不到”这句,说的是真正寻到水源是不可能的。既以地理学观念说,今日关于长江、黄河之源尚有许多争论,何况古人。但这里的寓意仍然是一种哲理。具体地说,探求一种事物的真正原因是很难的。抽象地说,探求最终的真理是不可能的。从哲学上说,其中寓意有点类似今天所说的绝对真理是追索不到的。当然作者用的是象征手法,而任何比喻象征说明的哲理都是不精确的。但无论如何,“始信真源行不到”,这个“真源”,是象征真理的。末尾“倚筇随处弄潺湲”一句,表现了一种执着的追求精神。“随处”二字,是说充分利用周边的一切条件进行追求探索。“真源”是寻觅不到的,这一点明明知道也不去计较,仍然是孜孜不倦的追求,这才是人们应有的治学态度。

淳熙甲辰仲春,精舍闲居(5),戏作武夷棹歌十首(6),呈诸同游,相与一笑(其六、十)

五曲山高云气深(7),长时烟雨暗平林(8)。林间有客无人识(9),欸乃声中万古心(10)

九曲将穷眼豁然(11),桑麻雨露见平川(12)。渔郎更觅桃源路(13),除是人间别有天(14)

【解析】朱熹这十首棹歌形式散淡如民歌,首曲总写,余每一歌写一“曲”(溪),随身之行,悠然自在,既得山川秀气,又发内心所感,确是奇诗。第六首前二句写山势高峻,云气幽深之景,抒写游兴。结尾“欸乃声中万古心”一句意蕴复杂。“欸乃”是渔歌,中有历代渔家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有命运抗争的挣扎与奋斗,有人生的苦辣酸甜的体验。而这些,往古有之,今日有之,将来亦有之。故作者称之日“万古心”。这句诗表明作为哲学家的朱熹,吟诗时也带着历史的沉思与哲学的色彩。

第十首开篇以“穷”与“豁然”,以“桑麻”与“平川”隐括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意象,这无疑是歌颂一种和平、恬静、富庶的农家生活。本诗费解的是后两句,意谓如果渔郎还硬要舍此而再去寻觅通往“桃源”的道路,除非是人间另外有一个天地。这表明作者不赞成脱离现实而去追求虚无缥缈的理想,并且认为这种追求是徒劳。一般说来,任何理想都意味着对现实的否定,而朱熹是现实制度的忠实拥护者。他反对桃花源的理想世界,也就不足为怪了。然而,如果我们承认桃花源是农民的乌托邦式的理想,既便我们不赞成朱熹的观点,也不能不承认它的现实性。当然,我们绝不赞成朱熹对现实的美化,不仅是从当时的历史情况着眼。历史发展到今天,朱熹的社会思想注定错了。渔郎无须到另外一个天地去寻觅桃花源,只要把这个世界的剥削阶级消灭,眼前的天地就是恬静而富庶的桃花源。毛泽东作诗曰:“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就是这个意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