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调·青杏子〕送别
〔青杏子〕游宦又驱驰(1),意徘徊执手临岐,欲留难恋应无计。昨宵好梦,今朝幽怨,何日归期。
〔忆江南〕肠断处,取次作别离(2)。五里短亭人上马,一声长叹泪沾衣,回首各东西。
〔初问口〕万叠云山,千重烟水,音书纵有凭谁寄?恨萦牵,愁堆积,天天不管人憔悴!
〔怨别离〕感情风物正凄凄,晋山青,汾水碧,谁返扁舟芦花外,归棹急,惊散鸳鸯相背飞。
〔擂鼓体〕一鞭行色苦相摧,皆因些子(3)。浮名薄利,萍梗飘流无定迹,好在阳关图画里。
〔催拍子带赚煞〕未饮离杯心如醉,须信道“送君千里”(4)。怨怨哀哀,凄凄苦苦啼啼。唱道分破鸾钗,丁宁嘱咐好将息。不枉了男儿堕志气,消得英雄眼中泪。
【解析】夫妻离别之怨,特别是丈夫求官、为官在外,不知何时再见的别离之怨,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主题。元散曲由于有其质朴自然、鲜明生动的语言特点,表现这一主题往往更为真切动人。作者充分发挥了套曲的特点,详尽地述说了夫妻别离的全过程,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夫妻别离的“怨怨哀哀,凄凄苦苦啼啼”,使人不忍卒读。作者起笔就写夫妻二人执手临岐,不停地说着“昨宵好梦”,今日别离的不舍之情。妻子还问及丈夫归期如何,丈夫必定回答,“当不在远”。一开头就画出了令人心断肠碎的场面。五里短亭处夫妻“回首各东西”了后,作者分别写了丈夫和妻子各自的联想:妻子望着千万叠云山,千万重烟水,想起丈夫的音书凭谁可寄,想象着丈夫自碧水青山中归来的情景。丈夫则在扬鞭催马之时,对于追求浮名薄利颇有悔意,想起自己将来行踪无定,又有畏惧之感。可是,想起了妻子临别时的叮咛嘱咐,又决心收起自己感念妻子的眼泪,不枉五尺男儿,不堕自己志气,决心有所成就。这样,就于悲凄之中添加了几丝豪情,顿觉不落俗套。把夫妻离别之情写得如此动人,不能不说作者以套数见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