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札记·说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此诗众说纷纭。概括言之,约有三种意见。第一种以何焯为代表,所谓“自比有才调翻致流落不偶也”。近人富寿荪《千首唐人绝句评解》、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皆从之。第二种以纪昀为代表。所谓“此悼亡之诗,非咏嫦娥”是也。第三种以程梦星、冯浩两家《笺注》为代表,以此诗为讽刺不耐孤孑的女道士(冯浩只称之为“入道者”,未明言是女道士。)其中“悼亡”一说前人驳难最多,似不可信,自当摒而不谈。至于“自悔才思深颖,孤高不能谐俗,以致沉沦不偶,故借嫦娥抒慨”(富寿荪语)云云,窃以为读者不妨存此一说,而作者有无此意,则殊难确定。因为从这个角度来读李义山诗,几乎每一首都可作如此解释。故这里也不想多说。
我个人倾向于第三说,但有一点与程、冯之说根本不同,即我认为诗意并非对女道士进行讽刺;相反,作者对诗中女主人公(就算是“嫦娥”吧)倒是充满了同情的。至于这位“嫦娥”是否作者所思之人,则仁智各有所见,不宜妄断。不过归纳前人的意见,亦不出两种揣测。一说属泛指。如谢枋得《唐诗绝句注解》云:“诗意谓嫦娥有长生之福,无夫妇之乐,岂不自悔! 前人未道破。”其实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已提到“姮娥孤栖与谁邻”,也是对独处闺中的女性表示同情的,只是太白出语平直,义山诗意深曲耳。另一说则指“嫦娥”乃作者属意之人,如清人黄生《唐诗摘钞》云:“义山诗中多属意妇女。观《月夕》一首云:‘草上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玩次句语景,‘姮娥’字似暗有所指。此作亦然。‘朱栏迢递’,‘屏风烛影’,皆所思之地之景耳。”屈复《玉溪生诗意》也说:“嫦娥指所思之人也,作真指嫦娥,痴人说梦。”故鄙意以为可两存其说。惟从诗歌的艺术性看,“此夜姮娥应断肠”,不免太露,比“碧海青天夜夜心”要浅率得多了。
诗旨既明,请析句意。黄生以首句为“所思之地之景”,程梦星亦谓:“首句言其洞房深曲之景,次句言其夜会晓离之情。”所言固未尝无理;但诗人所写毕竟是月里嫦娥而非人间女性,故“屏风烛影”总该与“月”有关。窃谓首句实借深闺写月色。盖此夜之月虽有光而并不明澈,俨如以云母为屏风,中有深深烛影却不甚明亮,此种境地,恰似无眠之孤女所独处之深闺,其人若即若离,其光若明若暗,其影若隐若现,正是后半夜月色朦胧、明河渐晓之景,故紧接着加了一句“长河渐落晓星沉”。其所以着重写后半夜,盖不如此写不足以概括整个夜晚。失眠的人只有连后半夜也睡不着才是真正地彻夜无眠。第三句“偷灵药”喻成仙,而女道士的修行也正是求升仙界,所以程、冯二家的说法还是有根据的。(程云:“下二句言其不为女冠,侭堪求偶,无端入道,何日上升也?则心如悬旌,未免悔恨于天长海阔矣。”)“碧海青天”,自《西洲曲》“海水摇空绿”句化出,碧天如海,则月之为月益见其孤独。“夜夜心”三字,乃凝缩千思万虑、千言万语、千头万绪而成,“心”之一字,可以指复杂矛盾、苦闷孤寂的心情,也可以指重重心事,也可以指起伏不静的心潮。故钟惺《唐诗归》云:“语想俱刻,‘夜夜心’三字,却下得深浑。”“深”者指内容丰富,深沉有力;“浑”者指含蓄概括,有余不尽。沈德潜于《唐诗别裁》亦评云:“孤寂之况,以‘夜夜心’三字尽之。”正惟其言有未尽,乃使读者感到其蕴意无穷。此盖与李清照《声声慢》“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诗人设身处地,在为诗中抒情女主人公立言。古人主张“修辞立其诚”,而作者这种推心置腹的语气,显得对诗中女主人公表示了极大的同情。故我虽倾向于程、冯两家之说,却坚决不同意他们说作者对“嫦娥”有讽刺之意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