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结客少年场行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
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仇。
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
去乡三十载,复得还旧丘。
升高临四关,表里望皇州。
九涂平若水,双阙似云浮。
扶宫罗将相,夹道列王侯。
日中市朝满,车马若川流。
击钟陈鼎食,方驾自相求。
今我独何为,坎壈怀百忧。
本篇拟古乐府《结客少年场行》,是一首忧时伤己的感兴诗。
全诗大致可分三个层次。
前六句为第一层,写一个尚武任侠的少年,因持刀格斗被朝廷追捕而逃到他乡。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骢马,指青白杂毛的马。络头,即笼头。吴钩,吴地所产的一种宝刀,似剑而曲。起首两句借服饰描写少年的身份,刻画他英姿飒爽的形象。这种写法可与曹植“白马饰金羁”(《白马篇》)“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名都篇》)的描写媲美。“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仇。”在酒席上稍不遂心就争斗,互相反自为仇,表现了主人公年少时的血气之勇和热衷于骑射饮宴的侠义豪情。因好格斗,遭到官府的追捕,于是, “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
中间十二句为第二层,写这少年三十年后回到京城,对当时王侯将相的奢侈腐化极为不满。 “去乡三十载,复得还旧丘。”一“去”一“还”,时间跨度三十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可以想见,这些年来,主人公必然历尽沧桑,如今再不是当年血气方刚的初生牛犊了。然后,极写主人公在京城的所见所闻。 “升高临四关, 表里望皇州。”四关,四个关口:东为成皋,南伊阙,北孟津,西函谷。 皇州,指京城。先写登高鸟瞰四个关口,再写由表及里看京城。作者“立足”点的每一转换,诗句即随之推出一个新的境界。 “九涂平若水,双阙似云浮。”九涂,指京城内的交通要道。双阙,宫门外的两个楼观。此处运用了两个比喻:用“水”来形容京城大路纵横平坦;用“云彩”来形容宫殿之高。本体和喻体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具有很强的渲染作用。 “扶宫罗将相,夹道列王侯。”这两句是互文,描写了在宫阙和大道两旁都是一座座王侯将相的住宅。一个内容从两个角度表现,显得条理清晰、词句活泼,表意更为完美。 “日中市朝满,车马若川流。”写市中聚满了人群,车马川流不息,以喻京城中追求利禄的人很多。 “击钟陈鼎食,方驾自相求。”全句意为,贵族官僚们击钟列鼎而食,非常豪奢,车马拥挤地忙着去互相逢迎干求。京城中王侯将相奢侈豪华的生活和互相攀附的作风,在这个层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诗人在渲泄了对京城中权贵炙手可热的不满后,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的命运,于是,内容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三层: “今我独何为,坎壈怀百忧。”坎壈,穷困不遇的样子。此句以精炼的笔法,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愁苦愤世的身世之感,是对门阀制度的有力控诉,因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此诗的二、三层主要摹拟《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陵上柏”。“青”诗下半写在京洛所见的繁华景象和最后得到的印象,道“京都繁华,又专从贵盛着眼。”(朱自清语)鲍诗与“青青陵上柏”诗,都描绘了官僚们的钻营驰逐和穷奢极欲地尽情享乐,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上层统治阶级的不满,两首诗从内容到形式,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整齐的五言诗,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全诗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法, “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南齐书·文学传》)成了鲍照诗歌中别具风神的一个篇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