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辨害》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文·辨害

罗隐

虎豹之为害也,则焚山,不顾野人之菽粟(1); 蛟蜃之为害也2,则绝流(3),不顾渔人之钓网: 其所全者大(4),所去者小也。

顺大道而行者,救天下者也; 尽规矩而进者,全礼义者也。权济天下(5),而君臣立、上下正,然后礼义生焉; 力不能济于用,而君臣上下之不正,虽抱空器(6),奚所施设(7)?是以佐盟津之师(8),焚山绝流者也; 扣马而谏(9),计菽粟而顾钓网者也。於戏(10)!

〔注释〕(1)野人: 山野居民。菽: 豆类。粟: 谷类。菽粟: 泛指粮食。(2)蛟: 古称蛟龙,实为水中鳄鱼。蜃(shèn): 此指蛟类动物。(3)绝: 断绝。(4)全: 保全。(5)权:权衡。济:救助。(6)器: 权力的象征。空器: 喻空虚的权力。(7)奚:何。施设: 建树。(8)佐盟津之师: 指吕尚辅佐周武王伐纣事。盟津: 在今河南省孟县,武王与伐纣的诸侯军会师之地。(9)扣马而谏: 指武王伐纣时,伯夷、叔齐抓住武王马缰劝阻。(10)於戏: 同 “呜呼” 。

〔鉴赏〕在一般人的眼里,罗隐是以诗名世的。这诚然不错。他的诗的确写得很好。“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不但将一幅春郊试马图呈现于读者的眼前,而且委婉地抒发了对友人的眷恋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蜂》)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表现出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学得孙供奉,一笑君王便著绯。” (《感弄猴人赐朱绂》)诗人用自己累试不第的遭遇,同弄猴人的平步青云作一对比,有力地讽刺了统治者的昏庸。上述诗句,无疑是十分出色的。但是罗隐不仅以诗名世,而且还以其散文著称。特别是收集在《谗书》中的小品文,“乃愤懑不平之言,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 (方回),“几乎全部是抗争愤激之谈” (鲁迅),揭露了唐末社会的黑暗,批判了时政的腐败,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从艺术技巧上看,都有很高的价值。这篇《辨害》是《谗书》中一篇颇有见解的文章,它通过设喻和议论古代史事,指出做事应识大体、顾大局,要从大的利害关系上着眼,敢于采取突破常规的行动,不能拘泥于一般的道德名分而畏忌不前。内容深刻,说理透彻。题为 “辨害” ,文章即从 “害”字落笔。虎豹出没山林,伤人噬畜,严重地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消除这一祸害,断然焚山,然而这样一来,弊病也就产生了: 农人种植的蔬菜粮食随着熊熊大火而化为乌有。这岂能使得! 权衡利弊,自然使得! 菽粟被焚,只是野人眼前的利益暂时遭到破坏; 虎豹绝迹,山林附近所有人民(包括“野人” )的生命财产却能得到长远的保护。焚山是利大而弊小,是顾全大局的非常之举。蛟蜃潜藏水底,翻江倒海,冲决堤防,毁坏庄稼,淹没人畜。为消除这一祸害,公然绝流。然而这样一来,弊病也就产生了: 渔人撒下的钓网成了虚张。这岂能使得! 权衡利弊,自然使得! 钓网虚张,只是渔人一时捞不到鱼虾;蛟蜃灭踪,江河两岸所有人民(包括渔人)的生命财产却能得到长远的保护。绝流是利大而弊小,是顾全大局的非常之举。所以文章紧追一笔,申述焚山与绝流的理由: “所全者大,所去者小也。”两个“则”字,表明了对焚山、绝流这一行动的果断态度; 两个“不顾” ,说明在采取这一行动时应从大处着眼,要敢于牺牲局部的小的利益; 一“大”一“小” ,是对焚山与绝流的利与弊的正确认识。文意以对句出之,使得散文中呈现出整齐的美感。开头几句是以具体事物设喻,说明做事要分辨利害,要从大局着眼。用具体事物说明问题,使道理深入浅出,易为读者接受,这是它的好处。不足之处是: 就事论事,往往难以使所要说明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作者很明白这一道理,所以下文宕开一笔,从理论的角度加以说明。“顺大道而行者,救天下者也; 尽规矩而进者,全礼义者也。”这几句话,把上文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上文的说理是具体的,这里的说理是抽象的,但这个抽象的说理要比具体的说理概括得多,深刻得多。它给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的利与害,怎样从大局出发去办事,指出了一个原则问题,即 “顺大道而行” ,这就使得所要说明的问题带上了普遍性,具有了指导意义。应该看到的是,“顺大道而行”几句,既是从理论上来阐述,又是影射下文所提到的 “佐盟津之师” 和“扣马而谏”的历史事件,是对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含蓄评述。周武王顺应民心,起兵讨伐纣王。周军在东向的途中,与共同伐纣的其他诸侯会师于盟津。在那些 “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的 “规规焉”小儒看来,吕尚辅佐周武王伐纣是不合君臣大义的,是一种叛逆的行为。但是吕尚却不把眼光放在僵死的君臣名分与礼义上,而是放在天下老百姓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上,想到的是如何救民于水火。因此,吕尚佐武王伐纣,是顺大道而行,其结果是拯救了天下。相反,伯夷叔齐拘泥于一般的道德名分,顽固地维护 “君臣大义” ,认为 “以臣弑君” 不可,扣马而谏。他们的行为,只是保全了礼义,却自觉或不自觉地起了助纣为虐的作用。所以说,“顺大道而行者,救天下者也” ,实际上是对“佐盟津之师”的赞颂; “尽规矩而进者,全礼义者也” ,则完全是对“扣马而谏” 的批评与嘲讽。这几句话显然是承接上段文意,但作者却换了一种讲法,说是“顺大道而行者,救天下者也; ……”形式上不与焚山绝流相关涉,显出另提一头,给人以新的感觉。这就是清人魏禧在《日录论文》中所说的“古文接处用提法” 。这种接法能使文章在写法上显出变化,上下文的衔接很好。文章写到这里,主旨已经显露出来。但是作者并不忙于作结,而是继续深入下去: “权济天下,而君臣立、上下正,然后礼义生焉; 力不能济于用,而君臣上下之不正,虽抱空器,奚所施设?”运用权力治理天下,建立起合理的君臣关系,端正上下的名分,这样礼义也就自然产生了。吕尚辅佐武王统一天下,建立周朝,确立君臣关系,使得君臣有序,上下有别。这里面不就包含了一种新的礼义的因素吗?相反,虽有权力,却不能用以济世,端正君臣上下之间的名分,那么即使拥有尊号,又能有什么作为呢?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顾全大局,顺大道而行的重大意义。——从大局着眼,顺大道而行,不但能拯救天下,而且将会产生新的礼义。着眼于小利,抱守空名,规行矩步,其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作者的这一观点是进步的,它对于鼓励有志之士冲破世俗的道德名分的约束,具有积极意义。在进行了具体的与抽象的,正面的与反面的说明之后,作者再以点睛之笔极为自然地点明 “佐盟津之师” 与 “扣马而谏” 的历史事件,并以焚山与绝流类比“佐盟津之师” ,揭示出它的本质意义; 以 “计菽粟” 与“顾钓网”类比“扣马而谏” ,有力地抨击了它的要害。这样,文章的中心思想便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辨害》是一篇只有一百三十一字的短文,却将一个重大的问题分辨得如此清楚,阐述得如此深刻,这,首先在于选材精当。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之后,就要考虑到选材的问题。材料选择恰当,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能象浮雕般地突现出来。《辨害》正是这样。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做任何事情首先都有一个正确辨别利与弊或利与害的问题。认识到某一事物利大于害,便应果断去做; 看到了某一事物害大于利,就坚决不干或坚决制止。这便是从大处着眼,便是顾全大局。要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可以用作论据的材料应该说是不胜枚举的。但是作者选用的只是虎豹为害而焚山,蛟蜃为害而绝流,和 “佐盟津之师” 与“扣马而谏”这样几个材料。焚山与绝流是非常之举,“佐盟津之师”与 “扣马而谏”是著名的历史事件,它们都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对这样的非常之举和著名历史事件的评述,就能最有力地说明本文的中心思想。

其次是善于组织材料。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总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为了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要说明的道理,并且使开头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作者先写焚山与绝流。在这个基础上,再作抽象的议论。最后以极省俭的笔墨将“佐盟津之师” 和 “扣马而谏” 的历史事件点出,并且分别与焚山、绝流和计菽粟、顾钓网相联系,既使首尾连贯一气,浑然一体,又十分含蓄地启发读者去思考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实质与意义。这样组织材料,自能巧妙而深刻地表达中心思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