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即事》原文|笺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沅湘日夜东流去1不为愁人住少时

【校记】

1.流,《全唐诗》一作“归”。

【笺释】

[湘南] 即长沙以南,湘潭、湘乡一带。《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九“潭州”:“湘乡县,本汉湘南县之湘乡也,后汉立为县,属零陵郡。自吴至陈,并属衡阳郡。隋省入衡山县,武德四年复置。”“湘潭县,本汉湘南县地,吴分立衡阳县,晋惠帝更名衡山。历代并属衡阳郡。隋改属潭州,天宝八年,改名湘潭。”

[卢橘] 金橘的别称。司马相如《上林赋》:“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尔雅翼》卷一二“释木”:“卢橘,伊尹曰:‘果之美者。箕山之东,青凫之所有焉。’而司马相如赋上林引卢橘夏熟,故左思讥之。张勃《吴录》以为建安郡中有橘,冬月于树上覆裹之,至明年春夏,色变青黑,味尤绝美,以为相如所引卢橘。卢,黑色也,盖近是乎。”钱起《送武进韦明府》:“卢橘垂残雨,红莲拆早霜。送君催白首,归水独思乡。”

[沅湘] 沅水和湘水。见本书卷一刘长卿《听笛歌留别郑协律》诗注。

【辑评】

《艺苑雌黄·卢橘》:古人文章中多言卢橘……戴叔伦诗“卢橘花开枫叶衰”,而蔡君谟《荔枝谱》亦云:“道里辽绝,曾不得班于卢橘江橙之右。”皆不显言卢橘为何物。《东坡集》中言真觉院有洛花,花时不暇往,四月十八日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作诗有“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之句,盖指卢橘为枇杷也……然山谷以谓夔、湘间有一种色黑而夏熟者,疑其为卢橘,则与东坡之意相戾……然予观张勃《吴兴录》云:“建安郡中有橘,冬月于树上覆裹之,至明年春夏色亦青黑,味尤绝美。《上林赋》云:‘卢橘夏熟。’卢,黑也,盖近是乎?”张勃之说既如此,则相如之赋殆未可以为失也。

《三体唐诗》卷一:怨水之去,所以深伤已不能去也。盖叔倫事曹王于湖湘,故有是作。秦少游谪郴州有词云“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正用此意。

《唐诗镜》卷三五:是无聊语。

《重订唐诗别裁集》卷二○:此留滞楚南,见君无期,而咎沅、湘东流,不为少住,亦无聊之思也。

《诗学全书》卷三:此仕楚欲归京师,感时物之变,叹见君无时,故恨沅湘无情,不为少住,以慰愁人之怀。

《岘傭说诗》:“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羡寒鸦得妙。“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怨沅、湘怨得妙。可悟含蓄之法。

《诗境浅说》续编:首言湘南秋老,遥望京华,欲归不得,写出本意。后二句有两层意,或谓沅湘东去,不得与之同行;或谓如此秋江碧水,不肯尺波小住,伴我愁人,乃日夜流而去。只以相伴盼无情之水,则一身之寥寂,谁复顾之耶?戎昱、戴叔伦诗品既不高,体又不健,只以指事陈词,婉切动人,不可谓非唐音之肉好者。

【评论】

《中兴间气集·戴叔伦》:叔伦之为人,温雅善举止。无贤与不肖,见皆尽心。在租庸幕下数年,夕□靡怠。吏部尚书刘公舆、祠部员外郎张继书,博访选材,曰:“揖对宾客如叔伦者,一见称心。”其诗体格虽不越中□,然“廨宇经山火,公田没海潮”,亦指事造形。其骨稍软,故诗家少之。

权德舆《朝散大夫使持节都督容州诸军事守容州刺史兼侍御史充本管经略招讨制置等使谯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戴公墓志铭》:公早以词艺振嘉闻,中以材术商功利,终以理行敷教化。师履素王之训,周旋君子之儒,淑声休问,苾芬四畅。初抠衣于兰陵萧茂挺,以文学政事见称萧门。文本菁华,而长于比兴,粲为采章,锵如珩璜,鼓钟于宫。

顾云《唐风集序》:圣上嫌文教之未振,思得如高宗朝拾遗陈公,作诗出没《二雅》,驰骤建安,削苦涩僻碎,略淫靡浅切,破艳冶之坚阵,擒雕巧之酋帅,皆摧犝折角,崩溃解散,扫荡词场,廓清文祲;然后有戴容州、刘随州、王江宁率其徒扬鞭按辔,相与呵乐,来朝于正道矣。

《后村诗话新集》卷六:叔伦仕至容管观察使,半山选其诗凡四十七首,五、七言绝句已入选,今摘出集中平淡可玩味者,浏亮切事情者。

《吴礼部诗话》引时天彝《唐百家诗选》:大历后,李纾、包佶有盛名,叔伦、士元从容其间,诗思逸发,于绮丽外仍有思致,非余子所及也。

《唐才子传·戴叔伦》:诗兴悠远,每作惊人。有《述稿》十卷,今传于世。

徐献忠《唐诗品》:幼公未至羽仪之节,早收兰玉之誉,修辞合节,精研太始,亦可谓难士矣。夫太始之音,词以情胜,音以调谐,幼公情旨余旷,而调颇促急,要之含气未融,心无流润,故虽工于斫炼,而寡于华要矣。

《诗薮内编·近体上·五言》:沧浪谓戎昱滥觞晚唐,亦未然,戴叔伦尤甚。

《重订唐诗别裁集》卷一一:高仲武谓叔伦骨气稍轻,晁公武谓唐史不称其能诗,正以少其绵弱。然尔时诗格曰卑,幼公已云矫矫,愚不能人云亦云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戴叔伦》:近体诗亦多可观,如“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对酒借余景,问程愁乱山”,“竹暗闲房雨,茶香别院风”,语皆清响。

《石洲诗话》卷二:容州七古,皮松肌软,此又在钱、刘诸公下矣。

又:戴容州尝拈“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之语以论诗,而其所自作,殊平易浅薄,实不可解。

《三唐诗品》卷二附十三家:其源出于沈休文。选韵笙和,谐音玉节,清歌平调,亦复睦耳关神。七言古风如月林虚籁,晴霄霞绮,自然清丽,不杂微尘。五律高言壮阔,情语婉绵,在孟襄阳、刘随州之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