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因叙其事》原文|笺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烽火惊戎塞,豺狼犯帝畿。川原无稼穑,日月翳光辉。里社枌榆毁,宫城骑吏非。群生被惨毒,杂虏耀轻肥。多士从芳饵唯君识祸机心同合浦叶命寄首阳薇(四语顿挫淋漓,可云居要)。耻作纤鳞喣,方随高鸟飞(方落到出贼庭)。山经商岭出,水泛汉池归(是远出贼庭)。离别霜凝鬓,逢迎泪迸衣(再落到相逢)。京华长路绝,江海故人稀(是江外相逢)。秉节身常苦求仁志不违(至此又叹美博士,用收足相逢情事)。只应穷野外,耕种且相依。

词达理举,是为杰作。

【笺释】

[太常] 秦置奉常,汉景帝六年(前151)更名太常,掌宗庙礼仪,兼掌选试博士。历代因之,则为专掌祭祀礼乐之官。北魏称太常卿,北齐称太常寺卿,北周称大宗伯,隋至清皆称太常寺卿。《唐六典》卷一四“太常寺”:“太常博士四人,从七品上。”“太常博士,掌辨五礼之仪式,奉先王之法制;适变随时而损益焉。凡大祭祀及有大礼,则与太常卿以导赞其仪。凡王公已上拟谥,皆迹其功德而为之褒贬。无爵称子,养德丘园,声实明著,则谥曰先生。大行则大名,小行则小名之。若小祀及公卿大夫有嘉礼,亦命谒者以赞相焉。” 魏博士,不详。

[豺狼] 豺狼喻安史之逆贼。李白《古风》其十九:“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帝畿,犹京畿。指京都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班固《西都赋》:“是故横被六合,三成帝畿;周以龙兴,秦以虎视。”唐杜审言《赠苏味道》:“舆驾还京邑,朋游满帝畿。”

[里社] 古代里中祭祀土地神的处所。《史记》卷二八《封禅书》:“民里社,各自财以祠。”汉蔡邕《独断》卷上:“大夫不得特立社,与民族居,百姓已上则共一社,今之里社是也。”后亦借指乡里。 枌榆,木名。《说文·木部》:“枌,榆也。”段玉裁注:“各本少‘枌’,浅人以为复字而误删之。枌榆者,榆之一种。”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高祖王关中,太上皇思东归,故象旧里,制兹新邑,立城邑,树枌榆,令街庭若一。”

[杂虏] 旧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蔑称。《三国志·魏书·曹爽传》“夷三族”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其在并州,名为骄豪。时杂虏数为暴,害吏民。”唐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三军成父子,杂虏避封疆。”此处指扰乱中原的叛军。

[芳饵] 鱼钩上芳香的诱饵。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臣闻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曹植《七启》:“芳饵沈水,轻缴弋飞。”权德舆《郊居岁暮因书所怀》:“求誉观朵颐,危身陷芳饵。纷吾守孤直,世业常恐坠。”

[祸机] 亦作“祸几”。指隐伏待发之祸患。《文选·鲍照〈苦热行〉》:“生躯蹈死地,昌志登祸机。”李善注:“《庄子》曰:‘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司马彪曰:‘言生以是非臧否交接,则祸败之来若机栝之发。’班固《汉书》述曰:‘祸如发机。’”唐崔橹《华清宫》其二:“障掩金鸡蓄祸机,翠环西拂蜀云飞。”

[合浦叶] 《丹铅总录》卷四“合浦叶”:“刘欣期《交州记》云:‘合浦东百里有一杉树,叶落随风入洛阳城内。汉时有善相者说:“此休征,当出王者。”特遣人伐树。’庾信诗:‘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吴均诗:‘三秋合浦叶,九月洞庭枝。’薛道衡《吴趋行》:‘杉叶朝飞向京洛,文鱼夜过历吴洲。’皇甫冉诗:‘心随合浦叶,命寄首阳薇。’”合浦,古郡名。汉置,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县东南有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

[首阳薇] 首阳,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诗经·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毛传:“首阳,山名也。”《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史记》卷六一《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按,首阳山在今何地,旧说不一。《论语》何晏集解引汉马融曰:“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华山之北,河曲之中。”蒲坂故城,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陶渊明《拟古》:“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纤鳞喣] 纤鳞,鱼。《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呴,呵气。此处谓处于危境而自保。

[商岭] 即商山。《太平寰宇记》卷“商州上洛县”:“南山,曰商山,又名地胏山,亦称楚山。皇甫谧《高士传》:‘四皓皆河内轵人,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修道洁已,非义不为。始皇时,秦政方虐,四士避世于商山,作歌曰:英英高山,深谷逶迤。华华紫芝,可以疗饥。唐虞时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而屈人,不如贫贱之肆志。乃共入商岭上洛,隐居地胏山,以待天下安定。”

[京华] 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郭璞《游仙诗》其一:“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遯栖。”张九龄《上封事》:“京华之地,衣冠所聚。”

[秉节] 坚守节操。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碧流素手,萦彼潺湲。求思不可,秉节而存。”

[求仁] 《论语·述而》:“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