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祭欧阳少师文》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宋八大家经典文章赏析·苏辙《祭欧阳少师文》原文|注释|赏析

苏辙

维年月日,具官苏辙谨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故观文少师赠太师九丈之灵。呜呼!嘉祐之初,公在翰林。维时先君,处于西南,世所莫知,隐居之深。作书号公,曰“是知予”。公应“嗟然,我明子心。吾于天下,交游如林。有如斯文,见所未曾。”先君来东,实始识公。倾盖之欢,故旧莫隆。遍出所为。叹息改容。历告在位,莫此蔽蒙。报国以士,古人之忠。公不妄言,其重鼎钟。厥声四驰,靡然向风。

嗟维此时,文律颓毁。奇邪谲怪,不可告止。剽剥珠贝,缀饰耳鼻。调和椒姜,毒病唇齿。咀嚼荆棘,弁弃羹胾。号兹古文,不自愧耻。公为宗伯,思复正始。狂词怪论,见者投弃。踽踽元昆,与辙皆来。皆试于庭,羽翼病摧。有鉴在上,无所事媒。驰词数千,适当公怀。擢之众中,群疑相豗。公恬不惊,众惑徐开。滔滔狂澜,中道而回。匪公之明,化为诙俳。

公德日隆,历蹈二府。辙方在艰,抚视逾素。纳铭幽宅,德逮存故。终丧而还,公以劳去。公年未衰,屡告迟莫。自亳徂青,迄蔡而许。来归汝阴,啸傲环堵。辙官在陈,于颍则邻。拜公门下,笑言欢欣。杯酒相属,图史纷纭。辩论不衰,志气益振。有如斯人,而止斯耶?书来告哀,情怀酸辛。报不及至,凶讣遄臻。

呜乎! 公之于文,云汉之光。昭回洞达,无有采章,学者所仰,以克向方。知者不惑,昧者不狂。公之在朝,以直自遂。排斥奸回,罔有剧易。后来相承,敢陨故事?虽庸无知,亦或勉励。此风之行,逾三十年。朝廷尊严,庶士多贤。伊谁云从,公导其先。自公之归。忽焉变迁。又谁使然,要归诸天? 天之生物,各维其时。朝旸薰风,春夏是宜。冻雨急雪,匪寒不施。时去不返,虽强莫违。矧惟斯人,而不有时? 时既往矣,公亦逝矣。老成云亡,邦国瘁矣。无为为善,善者废矣。时实使然,我谁怼矣。哭公于堂,维其悲矣。呜呼哀哉! 尚飨。

《祭欧阳少师文》在苏辙的文集中,是少有的抒情佳作。作者笔蘸感情,叙述与欧阳修的认识过程,感激欧阳修对苏家的恩惠; 叙述欧阳修倡导古文运动,扭转一代文风; 叙述自己与欧阳修的交谈,表达满腔敬仰之情; 叙述欧阳修的文功政德,哀悼先辈的逝世。字字有情、句句含泪,是《祭欧阳少师文》明显的艺术特点。

苏辙之家同欧阳修有特殊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欧阳修就没有苏辙父子兄弟的成名。正因为欧阳修赏识三苏,为之揄扬,三苏才名满京城。这一点在宋人的许多笔记、诗话里都曾提到。如《石林诗话》说“明: 允 (苏洵之字) 至和间来京师,既为欧阳文忠所知,其名翕然。韩忠献 (韩琦) 诸公待以上客。尝遇重阳,忠献置酒私第,唯文忠与一二执政。明允以布衣参其间,都人以为异礼。”后来,两家关系更加密切,故此,苏辙对欧阳修既敬仰,又亲切,使字里行间充溢着浓厚的感情,读来感人至深。

这篇文章共分四段,也许为了达到抒情的目的,四段的安排是一段叙私谊,一段颂功德,交错相间。第一段追忆欧阳修提携之功: 嘉祐初年,欧阳修在翰林院。苏洵居住四川,“世所莫知”。苏洵给欧阳修去信,请为揄扬,并说只有您才能理解我,欧阳修回答道:“我明白你的意,我交游的朋友,多得像山中的树木。但有你这样高的文才的人,我还没见过。”苏洵带苏轼、苏辙出川。入京晋谒欧阳修,两人见面,欧阳修比接待老朋友还隆重。当时,苏洵拿出自己写的二十二篇文章,欧阳修读后,大加赞赏。这即祭文中说的“遍出所为叹息改容。”欧阳修四处宣扬,向朝中重臣大僚推荐三苏,即“历告在位,莫此蔽蒙”,的确,当时,欧阳修向韩琦、富弼等推荐三苏,韩琦为宰相,就特别看重三苏。据《石林燕语》载:“欧公初荐明允 (苏洵) 便欲朝廷不次用之,时富公、韩公当国,韩公亦以为然,独富公等之不可,曰:‘姑少待之。’故止得试衔初等官,明允不甚满意。再除,方得编修《太常因革礼》。”这再次任命,也是欧阳修活动的结果。在叙述之后,苏辙满含感情地评议道:“报国以士,古人之忠。公不妄言,其重鼎钟。厥声四驰,靡然向风。”称赞欧阳修为国选拔人才,有古人之风。而且说到做到,一句话重于九鼎。因此,他的美名传播四方,像草遇风而纷纷湾曲一样。这直接的颂歌,表达了苏辙的感激之情。

第二段记述欧阳修力挽狂澜,扭转文坛的颓风。为了突出欧阳修倡导古文运动的贡献,苏辙用大量笔墨,将“文律颓毁”的现象作了形象的描述:“嗟维此时,文律颓毁。奇邪谲怪,不可告止。剽剥珠贝,缀饰耳鼻。调和椒姜,毒病唇齿。咀嚼荆棘,弁弃羹胾。号兹古文,不自愧耻。”连用十二句,极力形容当时文坛的不良风尚。有的好奇而入邪,有的剽窃好文章,拼凑据为己作;有的矛盾百出,贻害他人;有的文章如同荆刺,而将“羹胾”反而抛掉了。(胾,音字,切成大块的肉)这是有针对性的,欧阳修提倡古文运动之前,北宋文坛的风气柔弱,颓丧,欧阳修不仅大声疾呼,而且利用主考的机会,贬斥靡绮险怪之作,提倡平易畅达的文风。据沈括《梦溪笔谈》说:宋代刘几作文,好为怪险之语,欧阳修深恶之。后来刘几应考,适逢欧阳修做考官,就用红笔在试卷上打一个大横杠,全部抹掉。后来,刘几不得不改变文风,最后才考中进士。这段记载说明欧阳修在提倡古文运动时是不遗余力的,同时也说明用知贡举来扭转文风,的确起了作用。因欧阳修运用划红杠的方法否定他不喜欢的文章,后世还用红笔涂抹文章为“红勒帛”,简称“红勒”,《聊斋志异》里《陆判》中说:“朱献窗稿,陆辄红勒之。”可见对后世影响之大。苏辙充分肯定欧阳修在这方面的作用,祭文中说:“公为宗伯,思复正始,狂词怪论,见者投弃。”

苏轼、苏辙是在欧阳修主考时考中进士的,所以祭文中苏辙深情地写道“踽踽元昆,与辙皆来。皆试于廷,羽翼病摧。有鉴在上,无所事媒。驰词数千,适当公怀,擢之众中,群疑相豗,公恬不惊,众惑徐开。”这里用“踽踽”等词,形容他们兄弟当年应考时的可怜样子,没有关系、门路,靠欧阳修的赏识才取中进士,在具体形象中,传达出一股深情。据《石林燕语》说,当时“场室举子为文奇涩,读或不能成句。欧公力欲革其弊,既知贡举,凡文涉雕刻者,皆黜之。”放榜时,苏轼中第二名,苏辙、曾巩都在中选之列。但声望极高的“刘辉辈皆不与选,士论颇汹汹”,“因造为丑语”。欧阳修顶住了压力。结果是“滔滔狂澜,中道而回。匪公之明,化为诙俳”。欧阳修力挽狂澜,举贤荐能,如果不是欧阳修的坚持,那么,落榜举子一闹,改革将会变成笑话。

第三段、描述苏辙与欧阳修的交往并对欧阳修的逝世深表哀伤。欧阳修的声望一天比一天高,苏辙因父苏洵去世回川,欧阳修对他倍加关怀,并给苏洵写了墓志铭,使活着的和死了的都受恩德。服丧回京,欧阳修却转外任,连迁几个地方,最后在汝阴定居。苏辙到陈州做官,离欧阳修的住地很近。苏辙前去探望,欧阳修谈笑自若,引经据典,雄辩滔滔。像这样的天才,怎么会死呢? 噩耗传来,情怀酸痛。这里用“拜公门下,笑言欢欣”等描写欧阳修健康的句子,实然接“书来告哀,怀怀酸辛,报不至及,凶讣遄臻”。一喜一凶,连接在一起,传达出一个对欧阳修逝世的突然感,透示出欧阳修逝世,在苏辙心灵上难堪承受的情绪,真情实感透过字句流露出来。这是抒情的独特方法。

第四段是颂赞欧阳修的道德文章,等于对欧阳修的一生进行概括的评价。评价欧阳修的文章如“云汉之光”,其影响很大,“学者所仰,以克向方。”评价欧阳修的政绩,敢于直谏,对奸佞之臣,不管难攻还是易克,拼力排斥; 奖掖后进,逾三十年不松懈,最后,完全是呼天喊地,直白胸臆的抒情:“朝廷尊严,庶士多贤。伊谁云从,公导其先。自公之归,忽焉变迁。又谁使然,要归诸天? 天生之物,各维其时。”天生的万物,各有自己一定的时限。如朝薰风,春夏季节,冻雨急雪,没寒冷就不会有。时限是一去不返的。虽有力也不能违背。从世间万物推论到人,人也应有生之时,死之时,只有享足了时限,才会死呀! 为什么欧阳修这个人,没过足时限就死了呢? 苏辙反复推论,从这种用“物理”比“人命”的议论方法,达到抒情的目的。而且,用过头的话来表现感情的强烈: 老成练达的人去逝了,这是国家的损失,从此,不必行善了,欧阳修这种“善”人不是早早死了吗? 行善并无善报呀! 如果说这是“时实使然”,我又怨愤谁呢? 偏激的话正是感情强烈的表现。苏辙用此把一腔哀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强烈的抒情是本文的重要特点。而抒情的手法又多种多样。有时用叙述,有时用描写。叙述时,从事实中传达感情; 描写时,从人物的言谈形象中传达感情。有时又用议论抒情,从议论中流露赞佩。有时用直抒胸臆的方法。甚至还采用层与层的布置达到抒情的效果。苏辙胸有真情,又以多种手法出之,故此文读来感人,字里行间似乎回响着作者的呜咽之声。

另外,这篇祭文使用韵文,句子整饬、流畅,灵活押韵,读来琅琅上口。在苏辙的祭文中,《祭欧阳少师文》堪称上乘之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