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临江仙佳人》爱情诗词原文与赏析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倚阑闻唤小红声。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墙东畔小桥横。起来花影下,扇子扑流萤。
这是一首描写“佳人”在夏夜等待情人、匆匆见面、急急分别的情景的词,表达了佳人对情人专注而深沉的情意。开首两句,交待了“佳人”等待情人的地点、时间和佳人在等待中的行为。地点:疏疏烟柳中的画楼;时间:夏夜更深人静之后;行为:吹笙。怎么知道是夏夜呢?词的最末一句“扇子扑流萤”告诉了我们。《礼记·月令》季夏之月:“腐草为萤。”由此可知,不但是夏夜,而且是季夏亦即夏末之夜。在夏末夜晚的画楼上,佳人吹着笙等待着自己的情人,时间迅疾地流过,然而被等的人儿却迟迟不来,实在令人心焦。于是佳人想要安歇,虽然不情愿,然而没办法,因为时间已到了三更了。但就在这时,却忽然听见栏干外有人低声唤“小红”,原来情人终于来了。“倚阑闻唤小红声”以下三句,于词为倒装,于时为颠倒,就是所谓的时间错杂。一个“闻”字,用得极好。密约偷期,当然畏人,夜阑人静,声音高了就会惊动他人,因而行动必须谨慎。“闻”字,传达出了幽会中人的那种特有的心理状态。“小红”是谁? 当为佳人侍女而非佳人自己,正象《会真记》《西厢记》中的红娘一样。“薰香”两句点明了佳人所盼的情人来赴约的时间,“倚阑”一句则写出了情人来时的情态。
下片开首两句,点明此下所写乃情人去后的情事。这一起很妙,很简洁而又很有意味。佳人从入更就盼望,直到三更才把情人盼来,他们干什么? 词中没有写,留给读者去想象、去体味,这就很有意思。所谓“此中千万意,尽在不言中”,很耐人思索。此一换头,还有着佳人的幽怨在其中。“坐待不来来又去”,长久的等待,好不容易才来,可来了又匆匆地走了。等待的难耐,聚会的短暂,让人太不满足了;但“他”总是来过了,所以这里还有满足在,只是还不够。这一句把佳人的心理表达得很为入微。情人走后,只有一方明月,朗照中庭,佳人是颇为惆怅的。“粉墙东畔小桥横”,是佳人拟想情人离去时要走的路径。人虽然走了,可心思还不能转回来,还在“他”身上,所谓“念兹在兹”,就是这样一种状况,所以佳人会想象情人走到哪儿了。虽然未写明,可是在佳人的拟想中,恐怕她的意中人的神情步态都会在她的脑海中活起来。可是虽然情人的影子还在脑海里浮动,人却毕竟走了,佳人不满足而又无可如何,于是在朗月照耀的花影下,用纨扇扑打着流萤,以排遣心中的惆怅。“起来花影下,扇子扑流萤”这十个字,应该说很好地表现了佳人此时的心境。她感到一些安慰和满足,但又有不够解渴的感觉,有点舒畅,又有些许惆怅,这种感受,恐怕是恋人们常有的一种特殊的感受。词人以简洁的十个字,表达了一个少女特有的心曲,传达了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以形传神吧,表现了词人对描写对象的深刻体察和艺术表现上的独到之处。对此,千万不能看死了。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特色独具,较为鲜明,通篇以铺叙之法写出,用词平常而意味婉曲悠远,所以全词显得清新、自然。词人对细节的选取颇为讲究,选择那“富于包孕的时刻”,不作尽头语,不作详细刻画,给读者留下了寻味的线索和余地,颇得含蓄蕴藉之妙,因此不求深而情意俱深。李石以佳人为题的词共有三首,此为最佳之作,读者细细体味,当不以为虚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