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化遗产协会竹枝词学会(简称“武汉竹枝词学会”)以沙月和张少林为领头雁,在他们的周围还聚集了一批愿意为振兴武汉竹枝词添砖加瓦的竹友,共同撑起了武汉竹枝词团队,铜人像和艾诗人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铜人像及“竹枝词苑”
铜人像,原名黄春元,1947年2月出生。现为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及武汉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武汉诗词》编辑、心潮诗社理事,曾任武汉文化遗产协会竹枝词学会秘书长。按汉口人丁也斋《夜阑卧听风吹雨,百态千姿沥血来》一文的介绍,铜人像20世纪70年代当过知青,抽调回城后当过机务段工人,曾经的高材生,有心读书,无处上学。直到30岁时,终于成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代大学生。1981年大学毕业走上了中学教师的岗位。退休后,怀揣着中学高级教师的证书,过起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活,创作了大量新诗歌和散文作品。2004年开始学习近体诗词,2005年出版了第一本新旧体合一的诗集《春元诗稿》,2010年出版格律诗集《铜人吟草》,2014年出版《铜人七律自选集》。至今,铜人像已创作有新诗及旧体诗逾4000首。
不计其词曲,铜人像写诗有两个重点:一为七律,《铜人七律自选集》为其小结;二为竹枝词,《武汉诗词》上的“竹枝词苑”为其舞台。
其友秦光鼎在《〈铜人七律自选集〉跋尾》中评价铜人像诗作时说:“春元兄作诗,极讲究声韵格律、对仗工稳,句有定字,韵有定位,联有定对。尤为称道者,律诗中纳入新诗元素,堪称新诗与旧体诗联姻,手法新颖,英骨秀气,洒落毫素。春元兄诗作题材广泛,凡桃俗李、尺树寸泓、寒山瘦水、敝寺豪宇、草根民生、陋室病吟……皆能入诗;且‘歌诗合为事而作’,写景切于景,抒情贴于情,不做作,不拘泥,仰观俯察放浪形骸之中,性情中人,信可乐也。”这番话可谓知者之言,对铜人像诗作的特色把握得非常准。
首先,铜人像的竹枝词创作也带有其七律“纳入新诗元素,堪称新诗与旧体诗联姻”的特色,语言诙谐俏皮,常常出人意表。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交通竹枝词》四首。其一《堵车》:“宝马神龙桑塔拉,乌龟跛脚满街爬。四官殿到三民路,挨到黑灯难见家。”其二《刮蹭》:“路窄车多磨不开,男车吻了女车腮。狂按喇叭呼非礼,石破天惊警察来。”其三《加塞》:“来来往往两边悠,走走停停抢在头。见缝插针夸特技,拦腰一堵断车流。”其四《闯红灯》:“抢行一意更孤行,不管红灯与绿灯。警察连声拦不住,乾坤翻转满天星。”语言极具创新性,读来让人忍俊不禁,会心一笑;且闻者足戒,诗教潜移默化之功存焉。
其次,铜人像的竹枝词取材广泛,举凡社会民生、山川景物等无不在其竹枝词的关照之中。其关注社会民生者,不浮光掠影,浅尝即止,而是对一个个底层人物进行细致刻画,让读者读过后有所思,有所悟。且看其2012年9月创作的《家政人物》竹枝词五首,其一《保洁》:“姑嫂辛勤扫帚忙,玻璃墙壁又沧桑。灰尘油垢难寻觅,无限温馨绕屋香。”其二《老人病人护理》:“戎马风云大半生,老来病痛困孤城。鲜汤苦药家常话,含笑黄泉送一程。”其三《月嫂》:“年过三旬就做婆,生来不怕细伢多。东家宝贝西家仔,都是怀中小肉坨。”其四《保安》:“昼夜巡逻不放松,看家护院亦英雄。和谐社会谁来守,安保堪称第一功。”其五《物业》:“荣任社区红管家,万机日理事如麻。了如指掌安排定,一片真情众口夸。”一组五首五种家政人物,每一首都能读出一份温馨,让人不禁想到,我们日常看似简单随意的生活背后,得靠多少“家政人物”的支撑!与这一组温馨的相反,《乡里人家》竹枝词五首则对农村的现状进行了揭示,显示出一种冷静的残酷。其一《男丁》:“大嫂幺姑去插田,阿婆抹泪点炊烟。家中唯一男丁幼,梦语轻轻树底眠。”其二《留守女》:“心伴萧郎出远门,梦中啼哭夜惊魂。像框转向灯前看,不见哥哥有泪痕。”其三《女儿》:“夫妻结伴走天涯,数载奔波未返家。小女天天看电视,错将主播当亲妈。”其四《老汉》:“青砖红瓦二层楼,饱食三餐也不愁。偏是冷情挥不去,相亲只有老黄牛。”其五《妇人》:“南北飘零似转蓬,一天最怕日朦胧。忽闻乳燕吱吱语,忙借衣衫障眼红。”农村的这些症结如何消解?真让人揪心啊!
其摹写山川景物者,眼光独到,读来别有滋味。如《蔡甸竹枝词之金龙水寨》:“亦僧亦道聚仙风,绿叶青枝四季同。何故这般称水寨,撮箕山下扣金龙。”其尾句真是神来之笔。何故?原来蔡甸金龙水寨就在撮箕山的旁边。再如《东湖竹枝词》二首之二:“东风一度又春朝,岸柳依依影动摇。唯有青螺香梦稳,云衾半掩女儿腰。”转结用拟人手法写东湖对岸的磨山被薄雾所绕,真是诗情画意,逗人无限遐想。
再次,铜人像善写民俗竹枝词,如《童年记忆》竹枝词一组。其一《躲猫》:“月光底下躲猫猫,影渐不存声渐消。一句官兵捉强盗,欢声骤起夜空飘。”躲猫者,藏猫猫也。你看他写得有声有色,让人身临其境。其二《立墙》:“立地全凭手一双,撑天却要借高墙。黄毛小子功夫好,颠倒乾坤放眼量。”立墙者,凭墙倒立也。你看他把个小游戏写得何其大气!其三《跳八关》:“弯曲身躯作跳箱,翻山越岭不心慌。飞身上马功夫好,不逊仙桃李小双。”跳八关者,略似体操中之跳马。一群孩子们,通过划拳分出输赢。输家便双手撑膝,弯腰塌背,让赢家从自己的背上跳过去。输家支撑的双手,等距离上移,从脚踝算起,直至膝盖,共有八个间距,称之为“八关”。当赢家们跳过八关之后,便胜了,一切从头再来,直到赢家中有失败者,被作为“人马”的人,才能解脱出来,去跳失败者的八关。也许李小双最初就是从中找到成功的感觉的吧?其四《打得螺》:“木头削得腹便便,动力源于二尺鞭。独立金鸡功底好,水门汀上舞翩翩。”打得螺,即是打陀螺。诗中居然还有物理知识,不信你找找看。其五《打珠子》:“气珠本自净无瑕,打子心藏五色花。拇指一弹飞出去,弹无虚发众人夸。”打珠子,就是弹玻璃球。你看他写得多么潇洒!这些当年几乎全国流行的儿童游戏,已然成为一种民俗文化,今天回想起来,仍是饶有兴致。
铜人像不仅仅是一名竹枝词的创作者,他更多的是一名宣传武汉竹枝词文化的义工。2011年开始,作为武汉竹枝词学会成立阶段一名重要的参与者、执行者,他为学会的成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特别是他担任学会秘书长期间,举凡学会的活动和项目,都有他的策划与执行之功。如2013年,参与组织《汉正街竹枝词》的编写;2014年,参与组织《高山流水唱竹枝:蔡甸竹枝词》的编写。尤其是在2012年,他力主在《武汉诗词》杂志上开辟“竹枝词苑”栏目,为武汉竹枝词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一个重要的园地。
2012年8月,铜人像偕同《武汉诗词》主编徐霁之一起到徐明庭工作室,专程拜访徐明庭与沙月,提出希望在学会会刊《武汉诗词》上开设与竹枝词相关的栏目的建议。在得到热烈回应以后,又及时请示武汉诗词楹联学会的领导,阐明武汉竹枝词在武汉城市文化构建中的重要意义,学会领导非常支持,当即表示同意提供2至4个版面作为宣传武汉竹枝词的平台。9月10日,沙月组织武汉竹枝词团队工作会议上正式宣布了这一喜讯。铜人像作为此版面的责任编辑,尤其注重新唱竹枝词的稿源质量。经过精心筛选,由他亲自拟名的“竹枝词苑”专栏在当年冬季号《武汉诗词》上闪亮登场,从此武汉竹友有了一个纸质版的竹枝词基地。在开栏“编者按”中,铜人像深情地写道:“湖北是竹枝词发祥地之一,本刊开辟《竹枝词苑》专栏,旨在为竹枝词爱好者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让这朵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奇葩不断茁壮成长,发扬光大。”这是宗旨,也是宣言。
下面逐期介绍一下自开版至2015年底《武汉诗词》“竹枝词苑”的基本情况。
2012年第4期首次亮相的“竹枝词苑”共4个版面,分两个版块。其一“竹枝词创作”,收录管用和《干校杂吟》3首、陈荣华《匹夫说国事》3首、万文武《清明竹枝词》2首、陈龄彬《武汉沧桑》2首、程序2首、田昌令《土家风情竹枝词》6首、陈定宇《城市草根群像》4首、华乔《童年》3首;其二“竹枝词评议”,刊载管用和评点陈荣华诗5首,侯孝琼评吴世干诗1首,田昌令评杨道雅、周道云诗各1首;另外,刊载已故诗人徐善猷的2003年的旧作《倡议大家写点“竹枝词”》。
2013年第1期的“竹枝词苑”共4个版面,其“竹枝词创作”登载陈荣华20首,龙成前2首,钟新平、赵玉祥、王雄军、董艾林各1首,诗酒茶3首。其“竹枝词评议”刊载陈荣华《竹枝词——地方平民的歌》、田昌令《竹枝词赏析三首》。
2013年第2期的“竹枝词苑”共5个版面,不再标明版块。登载余文祥《春节民俗竹枝词》10首、徐霁之2首、王明松《柳营竹枝词》3首、董华荣2首、吴世干1首、陈闻儒2首、徐从武3首、康民山1首、刘天霁2首(实为姚传敏作品窜入)、姚传敏2首、叶玉莲1首、汪明德1首、周福华1首、戴真1首、张少林《新唱竹枝词》28首,刊黄春元《评张少林的〈新编竹枝词〉》。
2013年第3期的“竹枝词苑”共5个版面,乃《汉正街竹枝词》一书作品的专版,计登载管用和1首、余文祥3首、张少林3首、白雉山2首、沙月3首、董宏猷3首、董宏量2首、傅炯业2首、余章喜1首、蔡天相1首、施幸荣1首、陈满红2首、刘能英3首、黄小遐2首、潘泓2首、程平3首、刘宝森3首、刘先森3首、李铁桥2首、涂运桥3首、陈定宇3首、姚泉名3首、肖少平3首、黄春元3首,另刊载徐明庭《赞赏、祝贺及其他——〈汉正街竹枝词〉评审会上的发言稿》。
2013年第4期的“竹枝词苑”共6个版面,登载诗酒茶5首、吴丁4首、王明松1首、徐霁之《小巷哈哈镜》5首、白雉山5首、沙月5首、余文祥5首、丁翠华《汉阳风情》4首、姚泉名2首、施幸荣4首、董华荣5首、康民山2首、谭宪章4首、裴宪枝3首、程序3首、戴真3首,另刊载黄春元《新武汉竹枝词巡礼》一文。
2014年第1期的“竹枝词苑”共6个版面,乃《长阳竹枝词专辑》。刊载陈金祥5首、杜祖渭2首、方松3首、何松林2首、李柏林2首、李菊英2首、李庸伯2首、李作豪1首、林大谟3首、刘昆山1首、刘在平2首、覃发源4首、覃守宪4首、覃守政3首、覃章林1首、田昌令6首、田文大2首、田晓纯1首、徐长清4首、杨发兴9首、张盛柏2首、曾祥科2首,另配发田昌令《简述长阳竹枝词》一文。
2014年第2期的“竹枝词苑”共6个版面,分两个内容,其一是“武汉竹枝词学会成立贺诗集锦”,收白雉山3首,徐霁之、陈定宇各2首,沙月、傅占魁、董华荣、姚泉名、张春艳、程林、江晶晶、张开生、黄春元、刘宝森各1首;其二是“新清明竹枝词”,收徐霁之2首、傅占魁3首、潘泓1首、沙月1首、陈定宇1首、田昌令3首、郭珍爱3首、程林3首、刘能英3首、余新桂3首、王惠玲3首、黄小遐2首、陈满江2首、覃守宪2首、林大谟2首、严高权1首、张开生1首、阮祥来1首、柯友宝1首、李铁桥1首,另配发黄春元《新清明竹枝词评述》一文。
2014年第3期的“竹枝词苑”共6个版面,乃“张少林民俗竹枝词选编”专版,收民俗竹枝词30题,配发张少林《参天大树上的片片绿叶》一文。
2014年第4期的“竹枝词苑”共4个版面,乃“蔡甸竹枝词选”专版,收蔡永、陈志波各4首,沙月、姚泉名、邓洪轩、李正华、黄春元、方世焜各2首,陈定宇、李辉耀、王体大、管用和、龙良瑛、黄一叶、涂运桥、蔡晓明、张少林、吴春和、孙克干、刘宝森、雪湘明、向进青、王崇庆各1首,配发刘富道《〈高山流水唱竹枝〉序言》。
2015年第1期的“竹枝词苑”共5个版面,乃肖少平“《大武汉竹枝词一百首》选登”,计登载49首,配发黄春元《乐得徜徉听竹枝——肖少平〈大武汉竹枝词一百首〉试解读》。
2015年第2期的“竹枝词苑”共4个版面,乃“汉口旧事——周颜樑竹枝词选”专版,计收43首,配发黄春元《试评周颜樑的〈汉口旧事〉》。
2015年第3期的“竹枝词苑”共4个版面,乃李必胜“百步亭花园竹枝词”专版,计收42首,配发黄春元《亲闻·亲见·亲历——读李必胜的百步亭花园竹枝词》。
2015年第4期的“竹枝词苑”共4个版面,乃江西曾建开的“曾建开竹枝词自选辑”专版,计收41首,配发沙月的《萍乡竹界傲剑凌云——曾建开竹枝词创作与研究简介》一文。
在竹枝词理论研究方面,铜人像也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民俗学或城市史的角度去解读,而铜人像更注重叶氏作品中所包涵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他曾以叶调元的清明竹枝词来说明这个问题:
清明的前一日是“寒食”。按汉口人“前三后四”的说法,在寒食前就可以上坟扫墓了。然而,《汉口竹枝词》却这样描写:“寒食无人扫夜台,冥钱恐属介子推。当年逃禄绵山隐,死后偏争纸锭来。”介子推曾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危难间,他曾忍痛割下自己的腿肉,为重耳疗饥。重耳复国后,介子推不愿做官,带着母亲逃往山中。为了逼他出山,晋文公竟然三面放火烧山,介子推母子二人均被烧死。事后,晋文公追悔莫及,他晓谕全国,每逢这一日严禁烟火。因为只能吃冷东西,所以叫做寒食节。顺着这个思路,寒食不扫墓应是基于“禁火”,点灯烧饭尚且不允许,难道还能燃纸焚香?可这事到了汉口人那里,就又是一番说道,“冥钱恐属介子推”。原来是担心焚化的钱财为外人得去。叶调元特别在此诗下注释曰:“俗忌寒食上坟,云是日烧纸,为介子推所得”。“当年逃禄绵山隐,死后偏争纸锭来”,意思是,介子推活着时连官都不想做,跑去绵山隐居,难道死后却要来和你争纸钱?反问的语气,使讥讽之意溢于言表。
叶调元作为一个外乡人(浙江余姚),有两度寓居汉口的经历。他自言“仆自七龄游楚,越九载返里。己亥重游,隔二十余年,风气迥非昔比。”为“逐末者多”,“风俗易”的老汉口而深感痛心,并将这种感受形诸笔墨,“暇日即所见闻,托诸嬉笑怒骂”,以申张“闻者足戒”之义。叶调元毫不讳言自己的创作意图,他说:“援狐引鬼,《聊斋》实愤世之书;道贾说甄,《红楼》亦骂人之作。是诗直书所见”“借文章之游戏,寓惩创于歌谣。”(见《汉口竹枝词·凡例》)
铜人像强调,《汉口竹枝词》堪称诗歌中《红楼》与《聊斋》。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歌谣集,是叶调元留给世人的宝贵文学遗产。无论是阅读者还是研究者,都要牢记这部书的批判精神,切切不可捡了鸡毛,而丢弃了其中蕴藏的精髓。
艾诗人与《武汉竹枝词一百首》
艾诗人,实名肖少平,1957年2月生,武汉硚口区人。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喜摄影,是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善写作,是武汉作家协会会员;爱诗词,是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性耿直,自谓“身上保持着农民的土气以及纯朴,不会钻营也学不会钻营,不懂应酬也学不会交际甚至虚于周旋,力求上进但学不会巧尽心机谋取豪夺”。但恰因如此,朋友遍天下。艾诗人自1992年起开始上网发表作品,很快迷上旧体诗词。坦言早年所写的无多少技术含量但感情绝对是真实的,但因当时不熟悉电脑操作,大多未能保存下来。后担任多家网络诗词论坛首席版主或管理员,比较有影响的有中华诗词论坛、东湖社区、汉网论坛等,因诗词质量高,论坛管理尽心尽责,在网上声名鹊起。2011年有《艾诗人诗词选》付梓。艾诗人是武汉竹枝词学会创建者之一,学会成立后任理事,曾参与《汉正街竹枝词》的编撰工作。
艾诗人诗词各体兼善,其竹枝词创作以2014年4月完稿的《武汉竹枝词一百首》为代表。《武汉竹枝词一百首》“专写大武汉”,他仅花了一个多月的工夫写成,涉及范围主要是武汉著名的景观、有趣的地名、亲眼见过的湖泊现状以及少量风土人情。
一百首分为六编,第一编30首,除第一首,余者大抵是写武汉的名胜风光。“老树千年亦有时,世人何故费凝思。江山趁好涤心境,乐得徜徉听竹枝。”此诗是开篇总括之作,以“老树”与“竹枝”作比较,意在提醒读者再如何如何的事物都难长久,只要能“涤心境”,“下里巴人”的竹枝词也应该加以重视。“多少同龄两鬓霜,江桥数你最坚强。钢筋铁骨精工铸,六十来年稳四方。”此首写武汉长江大桥,它是万里长江第一桥,作者着重赞美老桥的建筑质量,言外之意,不言而喻。“晴川阁上眺长江,溅起烟波湿脸庞。放棹渔家惊宿鸟,不冲云汉不开腔。”此首写晴川阁上所见,于今武汉长江上还可见撒网捕鱼的情景,表现了江上渔家的豪放。“云散风停雨脚收,归元寺里涌人流。香炉满布烧痕色,佛说空空事事休。”此首写汉阳归元寺,诗人没有将归元寺的香火盛况作为重点,而是点明带功利之心去烧香拜佛的“伪香客”对佛家真谛毫无解悟。“龙王庙已不烧香,弹唱吹拉拽夕阳。官绅崇信钱驱鬼,黎庶信崇身健康。”昔日的防洪险段,而今被改造成了汉口的龙王庙公园,不同阶层的市民在这里各取所需,却也折射出一定的民生心态。“雷声滚滚夜烧红,爆破中苏友好宫。文化资源灰烬尽,灵魂既死旋悲风。”此首写被拆除的中苏友好宫(武汉展览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交好,中国在分别在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四个大城市建成了苏式风格建筑的中苏友好宫,用以举办“苏联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览”。那个年代里“高大上”的中苏友好宫反映的是国内城市地位,武汉当之无愧跻身四强,可以说这种荣耀就是城市地位的象征。1995年3月至4月,武汉展览馆分两次被夷为平地,成为老武汉人心中的一个痛点;1999年12月17日,新馆(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终于动工兴建。诗人对此事显然是有想法的。将摹写风物与讽世誉功结合起来,正是艾诗人竹枝词的特色。
第二编10首,写的是百湖之市武汉的湖泊。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汉是百湖之市。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另一面,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市委、市政府正在大力扭转的重大民生问题。“水抱青山水亦奇,晴光潋滟雨宜姿。东湖不比西湖瘦,只缺东坡四句诗。”朱德元帅1954年畅游东湖后题词说:“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定比西湖强。东湖有很好的自然条件,配合工业建设,一定可以建设成为劳动人民十分爱好和优美的文化区和风景区。”这段题词成了武汉东湖振兴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文化因素的匮乏却是短期难以逾越的难题。“南湖淼淼四时春,沿岸风光日日新。居者云楼谈富贵,酒杯作证水先贫。”此首对南湖的生态环境表示担忧。因房地产开发,南湖沿岸的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216“水先贫”,正是诗人的忧思所系。“百块琉璃镜子般,水成陆地换灰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难将湖景还!”这一首是“湖泊竹枝词”的小结之作,集中表达了对填湖造城的担忧。
第三编13首,写武汉街名中的数字,由一写到万。这一组很有趣味,诗人列出了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维路、五福路、六合路、七里庙、八大家、九万方、十里铺、百步亭、千家街、万松园等街名,依次予以吟唱,饶有趣味。“十里铺询烽火灰,水泥公路直无回。皇家驿站喧嚣在,车不畅通交警催。”这一首写汉阳十里铺的前世今生,“交警催”三字尤其具有时代特色。“百步亭区大社区,人居十万也宽余。古根兰芷大家种,日汲芬芳夜采珠。”江岸区的百步亭社区是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是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唯一社区,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等几十项国家级荣誉,诗人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第四编17首,写武汉其他有趣的街道名。如“卓刀泉涌比冰清,赤兔关公太有名。神鬼关门门反锁,天崩地裂不吭声。”关公卓刀得泉,至今传为美谈。“一水西来带活沙,积沙成渚住人家。瑶台鹦鹉偷下界,鹦鹉洲头来种花。”这一首写汉阳鹦鹉洲的形成。“三层楼矮那时高,十里陂塘插凤毛。一铺二茶三戏场,浮华带走几波涛。”武昌三层楼的得名也折射了旧社会的城市建设的落后状况。“吴篷蜀棹泊宗关,卸货行商不下船。米豆茶油堆买卖,数钱麻袋草绳拴。”清代武汉地区的税卡,按“江汉朝宗”四字排列,武昌称“江关”,汉口东称“汉关”,汉阳鹦鹉洲称“朝关”,汉西称“宗关”。宗关是汉江上重要的水运码头,此诗描写了昔日的繁华景象。
第五编20首,写武汉这座城方方面面的当代风情。“早起身轻似散仙,公园不忌裹霾烟。宽宽场地群裙舞,小小亭台咔咯弦。”此首描写城市公园晨练的情形,可贵之处在于体现了对雾霾污染的忧虑,同样主题的还有好几首,如第74首:“城中霾雾讨人嫌,肆意寻人鼻孔沾。口罩男携口罩女,知心话用手机谈。”纯用白描手法,记录了现阶段城市的真实一面。“糯米油条打个包,217豆浆清酒享时髦。东家试了西家试,过早犹如选美腰。”此首显示在武汉吃早点的优越性,品种多,选择多,“过早犹如选美腰”。“啃老儿孙千万家,肥臀瘦瘠当春芽。文明颓势谁扶起,博士从头学种瓜。”此首揭示的是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值得全社会的关注。“山里回来情绪无,口干肉臊味难厨。拂风恰是兰花手,邀我随她去养猪。”这一首则是对食品安全的警示。这一组中所反映的一些“城市病”虽然带有普遍性,不特为武汉所有,但城市的管理者不能将此作为托辞而漠视。
第六编10首,写个别负面现象。“大庭广众一支烟,烟蒂随扔脚后边。垃圾桶中垃圾少,不良习性好些年。”乱扔烟蒂,小中见大。“方言粗鄙嗓门大,里巷长街处处听。汉骂世间谁敌手,阎王遮面不吭声。”中国人的大嗓门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了,还是改改吧。“座上姑娘一朵花,樱桃小嘴像糍粑。手端一碗热干面,熏了车头熏尾巴。”车厢里吃东西,你吃起来香,别人闻起来可不是个滋味啊!指斥不文明习气,诗人也责无旁贷。《武汉竹枝词一百首》的内容大抵如此,其中褒贬之处,毫不掩饰,可鉴作者心怀。
这正是:
铜人像伴艾诗人,汉口竹枝诚可珍。
唱到晴川春色到,江城天地净无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