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宜君
汉族民间抒情长诗。上海民间文学调查组搜集整理。1962年曾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过单行本;又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中国民间长诗选》(二)。“哭嫁歌”在我国各地(特别是华南、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各民族问流传是颇为普遍的。在旧社会里,妇女出嫁的时候都要唱“哭嫁歌”,自己不会唱还要雇人代替,因而就有专门以替人哭嫁、哭丧为职业的。这种风俗,直到解放后才有所改变。这首《哭出嫁》从它歌唱的形式上看,它是仪式歌。但从它的内容来看,却是男权制社会里的一首怨歌。她们利用习俗的掩护,尽情地抒发和诉说了自己在封建社会里的不幸命运,对这个社会里的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待遇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进行了公开的指责和咒骂;对那些按照封建礼法行事的人物,给予了无情的抨击和痛斥,极尽其嘻笑怒骂之能事。它的歌词虽因唱的人结合自己的身世有所变异,但总的内容基本相同。它唱出了那个以男权为中心的时代中国劳动妇女的共同命运,唱出了历代妇女对买卖婚姻和家庭奴役制度的反抗之声。《哭出嫁》在艺术上继承了汉族江南吴歌的传统,又有它自己独创的特点。它的表现形式是由各个独立的单节组成的,节的多少无一定限制,各节之间围绕着同一主题,前后连贯,又可以合而为一首长诗。由于它是新娘在满腔悲愤的心情下唱出的,同时又是哭唱,因此语多重叠,调多反复,在手法上更多地运用排比,唱到感情激越处,常常爆发出一连串排比句,像急流出闸,奔腾回荡,一发而不可遏止。它的句式自由,长短不一,富有鲜明的形象性和音乐节奏感,在民歌中别具一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