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鲧禹治水》简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先秦·鲧禹治水

先秦神话小说。撰人不详。原载《山海经·海内经》。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袁珂《古神话选释》 皆录入。这是我国古代一篇著名的神话传说。袁珂指出,它“产生于父权制氏族社会以后”。据古书记载,禹是夏后氏部落长、炎黄联盟首领、夏朝建立者。他治水的伟大业绩,远古以来,广泛流传,被逐渐夸饰和神话化。在神话系统中,他是位天神和大主宰的神格。据《国语·鲁语》载,“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山海经》中也记有他杀相柳 (见《海外北经》) 和命竖亥丈量大地 (见《海外东经》) 的片断。本篇描写: 远古时代,洪水滔滔,横流泛滥于天下。鲧挺身而出,对付洪水。他没等天帝的命令,就窃取了被天帝所垄断的一种能生长不息的神土,想用来填塞洪水。这就触怒了天帝,天帝便命令火神祝融在北方的羽山之荒野杀害了鲧。但是,鲧壮志未酬,死不瞑目,又从腹中生出了儿子禹。禹受天帝之命治水,他吸取了父亲失败的经验,兼用填塞和疏导之法,终于平定了洪水,使全国得到了安定。作品通过对鲧、禹父子两代顽强从事治水事业的描述,反映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的斗争精神。大概是上古时代某一地区曾发生过大水灾,由于民众不断努力,长期同洪水搏斗,终于战胜了洪水,恢复了正常生产,于是就产生了鲧、禹治水的神话。古希伯来人也有关于洪水泛滥的神话传说。《尚书·大禹谟》中记载: “帝 (舜) 曰:‘来禹,洚水儆予。’”《夏书》云: “禹抑鸿水。”(《史记·河渠书》引)这些也都透露出了我国上古的氏族社会末期曾经发过水灾的信息。本篇对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作了一个简短精练、概括性大的记录。全文虽简,却把有神人或神性英雄参加的活动、父子两代的斗争,忠实完整地描述了下来。作品生动地勾勒了鲧和禹两个为民解忧的形象。鲧本是天帝(黄帝)的“元子”。据《山海经·海内经》说:“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鲧是“白马”形躯的神。就是这个神马,他看到大地上滔滔洪水,无所止极,同情受洪水灾祸的黎民百姓的痛苦,用行动来帮助黎民; 于是他不惜违背天帝的意志,偷窃了天帝的 “息壤”,要把人类从灭顶之灾中拯救出来,这样触怒了天帝,而遭到了天帝最严厉的惩罚。大神鲧,是为人民而牺牲的英雄形象。禹与其父一样怀着一颗忧民之心,他终能继父之志,战胜洪水,所以也就成为人民拥戴的英雄首领。本篇故事歌颂他“布土以定九州”的伟大功绩,还有的神话赞颂他诛杀曾“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淮南子·本经训》)的恶水神共工,说禹曾叫太章和竖亥两个神人分别从南北极测量大地,把测量出的二亿三万数千多个洪水渊薮,“乃以息土填”为“名山”(《淮南子·地形篇》)。这些都形象地说明禹是一个造福群伦、辟除民害的英雄。在禹治水的神话故事中,一些古书还记载了许多曲折、动人的情节。如《汉书·武帝本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说: “禹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拾遗记》卷三说:“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尸子》说:“禹理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 ‘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中。”还有一些古书在描写禹治水的事迹中,则穿插了一些带有神异色彩的生活情节。如《吕氏春秋·音初》记载他和涂山氏女的爱情。《尚书·皋陶谟》还说,禹娶涂山氏女,四天后就生下了启,而“启呱呱而泣”,他却没有空暇去爱抚启,就出门治水去了。《淮南子》里还记述了禹的另外一段家庭生活,说禹治洪水,亲自化为熊去开山,涂山氏来,看见此状,就羞愧而去。这些故事共同地表现了禹治洪水的勤劳和忘我精神,使他作为天神的形象有了更多的人情味。大禹治水的神话,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太平广记》卷四六七《李汤》曾衍叙出 “禹锁水神无支祁”的情节。明代的 《有夏志传》也衍述出多回的“禹王治水”的演义体小说。鲁迅在《故事新编》中也以此为素材,创作出了短篇小说《理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