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晏婴·景公不知天寒
亦题《狐裘不知天寒》。战国轶事小说。旧题晏婴撰。原载《晏子春秋·谏上》。《艺文类聚》卷二、《意林》卷一、《太平御览》卷六九四等皆引载(文字有异)。今李格非、吴志达主编《文言小说》录入。作品描述: 齐景公之时,雨夹雪连下三日,景公披着狐皮大衣,坐在厅堂侧阶观雪。晏子入见,站了一会儿,景公才说:“怪啊,雨雪已下三天而天不寒!”晏子问了一声: “天不寒吗?”景公傻笑。晏子说: “我听说古之贤君饱食而能知他人之饥,温暖而能知他人之寒,逸乐而能知他人之劳苦,今君却不知这些啊!”景公说: “你说得好! 寡人听取你的意见。”于是,命令拿出宫中皮衣和国库中的粮食,发与饥民,并对那些已有职业的士人供给两月以上的粮食,有病的人则供给两年以上的粮食。故事表现了晏子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也反映了齐景公的思想变化。故事末尾所记“孔丘闻之”的评语—— “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即本文主旨的点示之笔。故事颇有生活情趣,在明朗简洁的语言中,勾勒了人物形象。文中写景公披裘观雪的言行,用笔诙谐,把景公那种“温而不知他人之寒”的荒唐可笑的情态,刻画得形神毕肖。景公听到晏子劝谏后,能“出裘发粟,与饥寒”,而“行其所善”,则展现了他思想变化后开明的一面。从情节结构上来说,人物形象勾画得比较完整。故事从生活琐事写到治政大事,以小及大,由小见大,生动而有意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