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简介|介绍|概况
文学理论名著。南朝梁刘勰撰。全书十卷五十篇,其中《原道》、《宗经》等五篇为总论,《明诗》、《诠赋》等二十篇为文体论,《神思》、《风骨》等十五篇为创作论,《知音》、《才略》等九篇为批评论,最后一篇《序志》是总结全书的自序。全书首尾一贯,体大思精,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体系最完整、结构最严密的巨著。它总结并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艺思想,着重批判了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它论述了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肯定了文学是现实的反映,并认为文学的演变发展,皆与时代政治有关,即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它阐明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互相依存又互为影响的关系,强调质先于文,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并要求质文并重,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从艺术构思、结构安排、文学语言、声律技巧等各个方面总结了文学创作的经验,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它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尤其注重批评家的学习修养。它把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推向了新阶段,对后世作家、批评家影响甚大。但刘勰受儒家观点束缚过深,过分强调“徵圣”、“宗经”,且未能完全摆脱当时形式主义文风的影响,轻视民歌、小说,对一些作家评价不当,对陶渊明一字不提,是其明显的缺点。此书问世以后就受到重视。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词人属文,其体非一,譬甘辛殊味,丹素异彩;后业祖述,识昧圆通,家有诋诃,人相掎摭,故刘勰《文心》生焉。”(《史通·自叙》)宋代诗人黄庭坚称其“大中文病,不可不知也”(《与王立之书》)。明人张文象在《文心雕龙序》中说:“至其扬摧古今,品藻得失,盖作者之章程,艺林之准的也。”清人章学诚盛赞“《文心》体大而虑周……笼罩群言”(《文史通义·诗话》)。近代以来,人们更加重视《文心雕龙》的理论价值,介绍、评论、注疏、考证,出现空前的研究热潮,一致赞扬它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遗产中不朽的瑰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