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荀子》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战国末荀子著。荀子名况(约前313~前238),字卿,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先秦诸子百家的集大成学者,韩非和李斯的老师。其学说主要继承孔子的儒家思想,而更侧重于礼学,政治思想主张兼王霸,效法后王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和齐桓公。该书共20卷,其中包括《非十二子》、《解蔽》、《正名》、《性恶》、《强国》、《富国》、《非相》、《儒效》、《王制》、《王霸》、《议兵》、《天论》、《礼论》等共32篇。体例仿照《论语》,始于《劝学》篇,终于《尧问》篇。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哲学、史学和文学价值,对后世有较大影响。该书在西汉时藏于秘府,题为《孙卿书》,当时共存322篇。西汉后期经刘向整理校定,删去重复的290篇,定为32篇,题名为《孙卿新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名为《孙卿子》。此后因一度无人问津,“编简烂脱,传写谬误”。到唐代,杨倞为之订正注解,将32篇分为20卷,改名为《荀卿子》,简称《荀子》,才逐渐得以流传。注本除杨倞《荀子注》外,主要有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汇集清代学者的训诂考证成果,内容比较翔实,有《诸子集成》本及1988年中华书局标点本,共上下2册,为《新编诸子集成》之一;梁启雄《荀子简释》综合诸家校释成果,是较为简明的读本,有1936年商务印书馆初版本(题为《荀子柬释》),1956年古籍出版社重印本,及1983年中华书局新1版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