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献璧》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和氏献璧》简介|介绍|概况

寓言篇名。选自《韩非子·和氏》。战国韩非作。题目是后人所加。今人公木、朱靖华《历代寓言选》说:“在这篇寓言中,以和氏喻法术之士,以玉璞喻法术,以玉人喻群臣士民,以刖足喻法术之士的不幸遭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宝玉和贞士,也就是对于法术和法术之士,通过悲愤之情,做了热烈的歌颂,显示出所谓法术之士的献身精神。但是,为什么只痛责玉人而不涉及楚王呢?原来和氏所依靠的正是楚王,最后还是以眼泪感动了楚王终于理璞得宝;离开楚王,和氏只能‘泣尽而继之以血’而已。新兴地主与贵族领主,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不同阶层罢了。他们之间有斗争,但终归是一家人。这就决定了作为新兴地主阶级代言人的法术之士的局限性。他们事实上是与一般贵族领主相对立的,却又不得不依附于最大的贵族领主,他们似乎也反映了一般人民的要求,却又直接与人民处于矛盾地位。他们的悲剧就是这样形成的。”又说,今天领悟到的寓言的旨意,即“是宝玉,不是石头;是贞士,不是诳人。只要有真‘情’实 ‘质’,便不怕其‘貌’不扬,其‘饰’不华,早晚会‘理其璞而得宝焉’,到头来被命曰‘和氏之璧’,不可能永远被诬为‘诳人之石’。”今人严北溟《中国古代哲学寓言故事选》说:“尽管人们一时认识错误,但也决不能因此改变客观事物的原有性质,最后还是不得不根据客观事实,来改正人们原来的错误认识。这个故事后来也用来比喻在选拔人才上必须持慎重和细致的态度。”《和氏》一文乃韩非愤慨于法术之士为旧贵族所排斥、不能得以重用而作。 “和氏献璞被刖”的故事,其原意是以和氏的遭遇比喻法术之士的政治主张不能为君主所采纳,反而受到排斥打击。后来人们又赋予此故事以新的寓意:即统治者要认真、慎重地对待人才;另一方面,只要自己确为怀才抱德之士,终究不会湮没。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之中,寄寓深刻的道理,记述生动,耐人寻味,是此篇突出的艺术特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