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太平广记》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太平广记》是北宋初年朝廷编修的4部大书之一,专门收集自汉代至宋初的笔记小说。本书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奉诏撰集,次年八月书成表进,到六年正月奉旨雕印。领衔纂修者是翰林学士李昉,参与编修的还有扈蒙、李穆、汤悦、徐铉、宋白、张洎、王克贞、董淳、赵邻几、陈鄂、吴淑等12人。因成书于太平兴国年间,与《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故名为《太平广记》。此书一般被视作小说总集,故向来著录于小说类中,但也有人把它当一种类书看待,这是因它的内容是按照题材性质分类编排的,所以也算得上是一种广义的类书。

《太平广记》共500卷,另有目录10卷,全书按题材分为92大类和150余个小类,有的一类为一卷,有的一类有数卷乃至数十卷。每个条目后面都注明出处,旧刻本曾在书前列了一个引用书目,共计343种,但实际不止此数,据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所编《太平广记引得》统计,其中书目中有而书中没有的15种,书目没有而书中实引的147种,合计引书为475种。这些书多半都已散佚,就是存世的也有不少残阙和错讹之处,现在只能依据《太平广记》来作辑佚和校勘。此书的价值也就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小说资料,《四库提要》称为“小说家之渊海”,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当时说话人都必须“幼习《太平广记》”,宋元的话本、杂剧、诸宫调等经常采用《太平广记》中所载的故事,明清的小说戏曲很多也是取材于《太平广记》的,可见这部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一席,它也是今天研究古代小说史的最丰富的宝库。

《太平广记》虽然成书不久就有了刻本,但后来因为有人说这部书并非学者所急需,就把板子收了起来,至明嘉靖间无锡谈恺根据钞本重刻,才得到广泛的流传。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用谈刻本做底本,加以校正排印出版,1961年、1981年中华书局重印。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出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