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通训定声》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朱骏声(1788~1858)在学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非常丰富,但以《说文通训定声》用力最勤,影响也最大。此书有上海世界书局影印本;1984年中华书局又临啸阁刻本,加以断句,影印出版。书后附笔画索引以便检索。朱氏逝世后,其子朱孔彰曾刊有《说文通训定声补遗》也一并印出。
《说文通训定声》,大旨悉具例言。其凡例要点如下:(一)六书形声之字,十居其九,此书就《说文解字》54部,舍形取声,贯穿联缀,分统于1137母,归并为18部,以著文字声音之原,以正六朝四声之失。(二)此书于每字本训外,分列转注、假借二事,各以□表识、补《说文》所未备。(三)字有与本义截然各别者,既无关于转注,又难通以假借,文字中才得百一,特列为别义,亦以□识之。(四)训诂之旨,与声音同条共贯。……凡经传及古注之以声为训者,必详列各字之下,标曰声训。(五)古韵录《诗》、《易》以下,至先秦而止,其与今韵同音,间亦从略。(六)古韵亦有方国时代之不同,辄或出入。然其本音,自有一定。特命之曰转音,以考其异,而益审其同。(七)此书宗许(慎)为主,义若引略,间予发明,确有未安,乃参己见。罗惇衍在《说文通训定声序》中说:“荟萃众说,而得其精。且举转注之法,独创义例,根据确凿,实发前人所未发。其生平之心得在是矣”。作者在《自叙》中说“天地间有形而后有声,有形声而后有意与事,四者文字之体也。意之所通,而转注起焉;声之所比,而假借生焉,二者文字之用也。……不知假借者,不可与读古书,不明古音者,不足以识假借,此《说文通训定声》一书所为记也。”
《说文通训定声》取《说文解字》9500余字分类得声母883,以声为经,以形为纬,依《说文解字》声旁分类,按声音系统排列字头。分古韵为18部,采卦名之字为韵部名称,每字下先释本义,再释转注假借别义,以经籍训诂为证,引证赅博,条理精密。读者查检一字,于古音古义,通假正别,本末了然。以声韵训诂相通之理讲解古书上的文字,是此书的一大特色。此书是研究《说文解字》的重要著作,也是一部专讲通假字的工具书。其缺点是,把形声字的范围划得过于宽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