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怒发冲冠》简介|介绍|概况
宋词篇名。岳飞作。这首词最早见于明代袁纯《精忠录》。河南汤阴县岳庙矗立着明英宗天顺二年秀才王熙写刻《满江红》的石碑。今人余嘉锡以此词不见于宋元人之书,《金陀粹编》未收,而疑为明人伪作。(说见《四库提要辨证》)夏承焘赞同余说,以为“踏破贺兰山缺”与岳飞进击金国路线方向乖背,是作伪一证(《岳飞〈满江红〉词考辨》,载《浙江日报》1962年9月)。台湾学者孙述宇则从词的内容、调子和风格推断非岳飞作(《岳飞的〈满江红〉?》,载《中国时报》1980年9月)邓广铭发表《岳飞的〈满江红〉词不是伪作》(《文史知识》1981年第3期)和《再论岳飞的〈满江红〉词不是伪作》(《文史哲》1982年第1期)肯定是岳飞作。王起也认为“不能轻易怀疑”(《羊城晚报》1980年11月20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二句,胡云翼注:“虽然建立了一些功名,象尘土一样地微不足道。”第二句“写转战数千里、披星戴月的战场艰苦生活”。(《宋词选》)刘逸生说:“在岳飞看来,自己虽然是三十以上的年纪,可是对于世人十分钦羡和竭求的功名富贵,却以为不过如同泥土一样,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作者追求的是“抵抗金兵,驱逐入侵者,恢复北方大好河山,而不是为了追求人生的功名富贵。”第二句“回顾自己过去那段经历,尽在沙场上度过。大白天,抬头看的是白云,到晚上,抬头看的是明月,年年月月如此,计算起来,那路程足够有八千里远了。”(《宋词小札》)靳极苍以为此词写于岳飞被召班师后,“飞既归,所得州县旋复失去。”“三十多年成就的功名,和尘与土一样,被抛弃了。八千里转战收复的土地,象浮云象水月一样成了空的了”。(《唐宋词百首详解》)孙述宇以为“三十功名”是指行年三十二岁被封为节度使,很自矜,有夸耀义。“尘与土”却很自谦,自相矛盾(《岳飞的〈满江红〉?》)。喻朝刚说,其实这一句是作者的谦虚之词,与其性格、言行一贯表现都是吻合的。(《也谈岳飞的〈满江红〉》,载《中州学刊》1982年第1期)“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王起以为用班固《封燕然山铭》的典故(《不能轻易怀疑》,《羊城晚报》1980年11月20日)。邓广铭认为“贺兰山”、“匈奴”全是泛说、泛指,不应过分拘泥其位置所在。喻朝刚认为“就是直捣敌人巢穴之意。”这首词的作者真伪问题,否定论者的理由似显不够充分有力,岳飞的著作权不宜轻易否定。此词痛愤国耻,抒发壮怀,情辞并茂,慷慨激烈,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对民族敌人的切齿痛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