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王孙》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哀王孙》简介|介绍|概况

诗歌篇名。唐杜甫作。清钱谦益《钱注杜诗》:“至德元载九月,孙孝哲(安禄山部将)害霍国长公主、永王妃及驸马杨驲等八十人,又害皇孙二十余人,并刳其心,以祭安庆宗(禄山子,为唐所杀)。王侯将相扈从入蜀者,子孙兄弟虽在婴孩之中,皆不免于刑戮。当时降逆之臣,必有为贼耳目,搜捕皇孙妃主以献奉者,不独如孝哲辈为贼宠任者也,故曰‘王孙善保千金驱’,又曰‘哀哉王孙慎勿疏’,危之也,亦戒之也。有宋靖康之难,群臣为金人搜索,赵氏遂无遗种。读此诗,如出一辙。”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此见王孙颠沛而作也。首段忆祸乱之征。次段叙事,记当时避乱匿身之迹。‘金鞭”四句,言上皇急于出奔,致委王孙而去。 ‘问之’四句,备写痛苦之词,并狼狈之状。‘高帝’四句,恐其相貌特殊,而为贼所得,曰慎保躯,危之也。末段叙言,陈国家乱极将治之机。且‘立斯须’,欲屏迹而密语也。‘昨夜’四句,禄山猖獗,而恨哥舒之失计。‘窃闻’四句,太子龙兴,而喜回纥之助讨。末二,又反复以致其叮咛,曰‘慎勿疏’,戒之也。此章四句起,下两段各十二句,一头两脚,局法整严。”清杨伦《杜诗镜铨》:“刘须溪云:忠臣之盛心,仓猝之隐语,备尽情态。”今人周蒙、冯宇《杜甫诗选读》:“由于‘安史之乱’,已不单纯是藩镇叛乱,而且具有民族矛盾的性质,所以,它在当时已上升到最突出最尖锐的地位,成为国人关心注目的非常事件。杜甫在诗中对王公贵族的惨遭杀害,深表同情与安慰,并且寄希望于新皇的复兴,这固然是他忠君思想的反映,但这种思想的含义又是很复杂的,也伴有他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的热爱祖国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他并不悲观失望,坚信和平定会到来,怀着必胜的信念。这仍然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此诗是为唐代没落的最高统治阶级唱出的一首哀怨凄怆的哀歌。安史叛乱,潼关失守,玄宗奔蜀,长安沦陷,叛军在京城大肆杀戮李唐宗室。时作者身陷长安,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路边遇到一位幸存的王孙,对他表示了满腔的关切和同情,叮嘱他要小心谨慎,保重身体,等待复兴。诗虽然哀的是王孙,但揭露了叛乱者的残忍,表现了作者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并不悲观失望,坚信国家定会复兴的信念。全诗感情沉痛,语悲情苦;运用白描手法,写王孙逃窜困顿情景毕真,写作者的殷勤叮嘱如闻其声;一韵到底,而不流于平直,清沈德潜说:“波澜变化,层出不穷,似逐段转韵者,七古能事已极”(《唐诗别裁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