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青玉案·元夕》简介|介绍|概况

宋词篇名。辛弃疾作。清陈廷焯以为“稼轩最不工绮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亦了无余味”(《白雨斋词话》)。近人梁启超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蘅馆词选》)今人胡云翼不同意陈廷焯的看法,说他“显然是无视于作者的别有寄托”,“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而又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这所反映的正是他自己在政治失意以后,宁愿闲居、不肯同流合污的品质”(《宋词选》)。夏承焘说:“这词必作于淳熙十五年之前。淳熙十五年,作者四十九岁,他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已经六、七年了,这词里所谓‘灯火阑珊处’,可能也就是作者那时在政治上被排斥的境地的写照。”(《唐宋词欣赏》)邓广铭列此词为“带湖之什”,即以为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至宋光宗绍熙二年(1192)之间(《稼轩词编年笺注》)。喻朝刚说:“这首词题为‘元夕’,描绘了元宵佳节满城灯火,游人如云,彻夜歌舞的热闹场面,记载了一对意中人长街巧遇的情景。词中那位独立‘灯火阑珊处’的女子,也许并非实有其人,不过是作者‘理想’的化身。”(《唐宋词鉴赏辞典》)这首词层层铺垫,反衬“那人”的超凡脱俗,自甘寂寞,运用比兴手法,寄托自己的怀抱,情韵深长,耐人回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