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咏楼》简介|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集咏楼》简介|鉴赏

清代白话中篇才子佳人小说,十二回。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坊刊小本,每页8行,每行15字。卷首有康熙壬午岁八月既望湖上憨翁的序,另有一幅美人图,琅耶王兰谷题。作者或即湖上憨翁,姓名不详。

故事写明万历间,钱塘才子褚良贵,本是唐代褚遂良的后裔,父母早逝,娶妻石氏,貌虽不俗,而性情奇妬。褚生家有别墅在孤山,种植各种花卉,唯梅花最多,因此称为梅屿。每逢初春,日暖风和,骚人韵士到此来吟咏,故建楼名为“集咏”。褚良贵常到集咏楼收集诗作,偶见一诗, 署“丁巳花朝邗江女史”,大加赞赏,便和诗一首。过几天,在他和诗处又见一首,题“邗江女史上林乔小青”。褚生见有了名字,诗中又属意于己,使他如获至宝。从此,眠思梦想,废寝忘食,怏快成疾。姑母杨夫人带表妹六儿来探病,褚生对姑母倾吐心曲时被妻子听见,石氏答应他如有意中人可娶过来,因而褚生逐渐痊愈。病好后石氏便自食其言,不再提起此事。经过姑母委婉启示,石氏允许他到扬州寻访。历经曲折,访遍全城,褚生终于访到了乔小青。她乃是扬州城中有名的女才子,她从集咏楼回来,也得了重病,已奄奄一息。褚生通过华医师引见看到小青,说明来意,送上和诗,小青大喜,病体遂愈。乔母同意二人成亲,夫妻在扬州度过甜蜜的一个月,同回钱塘。石氏一见小青貌美,又见她的诗集《喃轩新咏》和评选的《香奁集》,妬性大发。 他只准小青“时刻自随”,不许丈夫私一笑语;除脂粉,毁书籍; 拘禁内房,不许随便出入,并经常把小青打得千紫万红。经姑母杨氏讲情,让小青住进梅屿集咏楼。石氏立下“约法三章”; “非我命而郎至不允接见”, “非我命而郎有手札至不许开拆”, “汝有手札必由我看, 不许私递于郎”。小青孤处集咏楼,只借吟咏表达幽愤悲怨,每作一诗必寄给姑母,姑母随夫到豫章任上,小青便无一人可语,有时作画,都自己珍藏。每到夕阳落水时,她便临池自照,嗟叹不已。她要求请画师为她画像,三画才画出她那流动的丰采。小青在孤寂中患病,尚未停止呼吸石氏就令人埋葬了。埋葬之日,杨夫人回到集咏楼,小青因有人掘墓而还魂。杨夫人趁石氏不知把小青带走,认为义女,改名小红。老媪假说集咏楼有鬼,褚生夫妻与家人从此不敢来梅屿。石氏夜听鬼声得病而死。时值李自成集众造反,杨夫人、小红与六儿离散,杨夫人与小红到镇江华医师(已迁镇江)家中,小青与母亲、弟弟相会。褚生恰遇六儿,将其安顿在集咏楼。后因天启皇帝大婚遴选秀女,老妪为媒六儿配于褚生。杨总制率师勤王凯旋而归,到华医师处就医,与杨夫人、小红相逢。全家大团圆。杨总制升为大司马。褚良贵考中二甲进士,选了翰林,小红、六儿双双封为诰命,各举二子。杨老爷纳妾得一子,后亦及第,小红之弟也作了官,三姓世结亲姻。

这是一部别具一格的才子佳人小说,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把才子、才女置于妬妇之间。褚生是一位弱冠就成亲的有妇之夫,而且其妇又奇妬。这使褚乔二人的纯贞爱情,必然遇到最大的波折。褚生与小青并非一见钟情或因美貌的互相吸引而产生爱情。而是见诗生情,彼此看中了“诗才”,以诗为媒,先读诗,而后见面。由爱诗而爱才而爱人。乔小青虽然是美女,但在这里作者更偏重颂扬她的诗才与气质风度,也就是内在的美,从小青对画师三易其画像的要求,可见端倪。第一次画的象,只是形似,小青认为不行。第二次神似但风态未流动,小青仍不认可。第三次“丰采流动”,小青才满意。这正体现了作者重视内在美的审美情趣,作者极力渲染小青的诗才和风采的同时,对她的不幸充满了同情和惋惜。相反,对貌虽不俗的石氏,因其性情奇妬而加以谴责。她亦有不俗之貌,却引不起作者丝毫的赞赏。在作者心目中石氏不过是羊质虎皮,略通文墨的假才女而已。作者理想中的才女,是才、德、貌的统一。作者理想中的婚姻, 即双美共一夫,才德貌具备的二女,同适一才子。他们互相敬重, 互相爱慕,互相宽容,和谐相处,组成美满的家庭。

另外,老妪装鬼一段,虽然和小说本事不十分密切,但却写得绘声绘色。作者以诙谐、幽默的笔调,讽刺了巫婆装神弄鬼的恶作剧,揭穿了鬼的谜底。形象的告诉读者,鬼从来都是人装的,老妪装鬼,人们都信以为真。石氏心中有鬼,才最怕鬼,所以她听到鬼声而死。小说中对巫术、鬼神的见解是可取的。

小青的故事在明末清初流传颇广,先有戋戋外史的《冯小青传》,后有吴炳的传奇《疗妬羹》,清初的《女才子书》,首篇即为《小青传》。本书实系据《冯小青传》和《疗妬羹》改写,改悲剧结局为大团圆,突出对妬妇的声讨,而削弱了《小青传》中对封建婚姻制度和妇女倍受压抑的命运的控诉,思想意义不如前者,而因篇幅拉长,描写较前者细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