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影录》简介|鉴赏
社会小说,甲编八回。亚东破佛(彭俞)著,儒冠和尚评,荫庵氏附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月破佛维航处刊行,小说林活版部代印。前有儒冠和尚序及诸葛知白、古吴铁骨题词。
江宁溧水县老贡生张殿生早逝,遗二子张邦杰、张廷彦,由副贡李守朱抚养成人。那年正值廷彦中秀才,朝廷改新政废科举,廷彦想考学堂应新潮,守朱恨维新而执意反对。邦杰乡试落第后正没事,也就偷偷跑去南京当兵。守朱得知暴跳如雷,廷彦趁机借找兄之名去南京考学堂。廷彦到南京先后找了几处邦杰的去处都没见着。一日正在酒店喝酒,见对桌坐一瞎子和一艳妇,只听那女的问瞎子“那贵妇美不美”,颇生奇怪。后来才知是胡太太丑妇偷汉找瞎子,瞎子见丑不为丑,听来实在好笑。正待转身离去,遇见徐崇欧、詹丽生二人,遂一同去莫愁湖喝茶。廷彦自做论语第二十一篇,借来讽刺当朝文人雅士的虚伪与贪婪。邦杰一旁听了知是廷彦。问起来时经历,邦杰谈到在旅店听说的詹小姐自由恋爱自编淫荡小曲以让男人娱乐之事,詹丽生听说妹妹如此,不觉好羞,就告辞离去。
邦杰由廷彦做保人了伍,后来见军中贪赃枉法甚多,就呈文部办要求改良。总办的舅子郭继汾正借征兵之名混饭吃,与许子骏、孙章士等人内外勾结,以造谣惑众、扰乱征兵、破坏新政之名嫁祸于韩军犯,硬是勒索了五千两银子。邦杰却在此时上呈,总办就让他革职还乡了。
廷彦因误了考期,就一同回去。路见一群叫化子围着个教士讨新法以改革,邦杰等上前替他解了围,教士就请兄弟俩留宿教堂。廷彦借机读了不少圣经圣诗。第二天回家后,正和守朱论起天堂,守朱痛骂这是邪教捏造,廷彦引证六经,说明天堂鬼域之说中国也古已有之,并非洋教之过。守朱一气之下烧了经书典籍,没多久便气绝身亡。
廷彦和朋友信步闲聊,忽闻破庙中和尚骂佛之声。廷彦就近前劝道,非佛不保佑你,是佛本来就不灵,佛原来自印度,如今印度被占,人民受奴役,这佛主连自己家乡父老也保佑不住,何况你呢?随后一笑了之。没多久,廷彦就到了上海,后来又留洋去了。
邦杰和妻子云英则在家乡开办了男女学堂、天足会等,为新政改良打下了基础。
通篇文字写得流畅,评述也切中要害。通过废科举、应征兵、考学堂等经历把许多故事串在一起,说当时新政改良给只会“注经”的儒生带来的“痛苦”,写官场枉法的无所顾忌,从“叫化子”、“士大夫”、“贵妇人”、“官老爷”的言行中反映出社会各阶层人对“新政”的不同态度,表明中国维新改良的艰辛,积弊千年的封建残余实非一日能够改尽。作者以“泡影录”为书名,便是发现了这一难处,而书中借题发挥的抨击,又以滑稽的口吻出现。当时社会尚处动荡,作者还没有改良的真正药方,只能一再指出要寻求良方。作者的倾向是要求维新的,以小说的形式作宣传,以期能鼓动人们实施改良,唤醒民众都投身于这一运动。作为小说,本书缺乏应有的表现力,很多情节近似“滑稽”,而经不起推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