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惨祸预言记》简介|鉴赏
政治小说,十回。 日本女士中江笃济藏本,中国男儿轩辕正裔译述。 清光绪癸卯年(1903)十二月独社出版。卷首有“例言”七则。
《瓜分惨祸预言记》是以所谓预言的方式详叙中国光绪甲辰(1904)之后,万民遭劫,全国为墟,积骸成山,流血成河的惨祸的,并于其中勾勒了一般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奔走呼号,以死保国,为留得最后一方剩山残水片土只壤而竭尽心力的悲壮形象。朝廷官府拱手相让,民人百姓醉死梦生,瓜分之祸危在旦夕。商州曾群誉率先以奴隶世界的惨淡前景激发民气英风,组建义勇队日夜操练以待,且书传单远近流布以作号召。消息得至发州华永年,兴华夏震欧处,是英雄所见,不谋而合,亦即力克险阻,奋兴自治,又有前辈学士缙绅慷慨解囊,但见振发文明天地。忽听尚水旧友不甘沦亡,应声而起,联盟谋略,竟有薄云剧战之胜,然终因力不能支,会合东渡学生,分投曾、华、夏部。曾群誉再以满汉之辩君民之论唤起民众热情,加以治政效法,更是秩序章程,条理分明,不料却遭官府扑杀,鎯铛入狱。华永年幸得奇女子夏震欧之助,聚精会神,调兵遣将,诱敌入彀,出奇制胜,还总有干涉骚扰阻碍。夏震欧只身返回兴华,以区区一隅之地宣告独立自治,倒亦得英法德意承认。出狱获生,奋杀满兵,水火夹攻,顾此失彼,全军皆入洋兵之手,曾群誉求援未果,即刻自戕殒命。夏震欧纳匪启智,人尽其用;华永年散兵无途,偏安自保。慰抚营救,勉力扶持,且闻布施恩准,得自由无苦,平等若常;海畔陆中,华邦国土,忍睹星点残局,叹九牛一毛,何时光复。
《瓜分惨祸预言记》据一先知之人所著辗转译编而成章回小说,本意在于使人读之“能知吾人身上一点血一根毛,连那吾人宗祖父母的一点血一根毛,都是这国培养的,不可不爱;又知那无国之民,必被人斥逐,无处栖身,不可不惧;并知国家本人民之公产,人民乃国土之主人,便能发出宁舍此身以存吾国的思想。”在警惧惕醒之中,瓜分之祸,亡国之局,或能庶免,寄深切希望于“民心如有意,人事可回天”的祈愿。托身安命长养生息于兹的国土的卫护,须经振奋士气开发民智之途,仅以满汉聪愚明昧之辩,欲效太祖逐蛮故事,不免狭隘浅陋。而申民君先后上下之论,纵引左传经典要旨,显然民重君轻,且权利所在,责无旁贷,惟有奋起拒敌。同样难免一死,与其悠悠忽忽,苟求幸免,于那洋弹贯胸匪刀加颈时,自悔自愧,遭人唾骂;不如起义救国,建功立业,在那正气冲霄光明万丈中,笑对屠戮,英名长存。果然,志士仁人虽死犹荣,流芳遐迩;而蝇营小人在劫难逃,咎由自取,那因果报应乃天上人间早已注定。扬抑之间表现出某种理想和意愿,并欲以此唤起民众的积极选择。尤为独特的是,将洋人入侵瓜分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归之于中国的愚昧野蛮,朝廷专制,民智不启;进而认为若能布置开发文明,百姓自治,公益日兴,谅其人而不敢无礼无法,或可免祸,聊以自保;最后竟然如愿。其中固有自强自立的心怀,但仅以如此设想擘划企求成功,则失之天真烂漫。再度洋人的行为举动,惟以文明程度攀比,倒能自觉自愧,或发放签证,或开释英豪,更有流于臆测之嫌。预言构想,过去未来,毕竟以能够达到的思想与认识的极至为限,不能有更为合理的超越亦实属无奈。
《瓜分惨祸预言记》所及乃是尚未发生的将来之事,本足以引起好奇心理的向往。而托之以一学问优美,世情练达,察古观今,性静心灵的高隐之士的撰述,且得来又经日本女士中江笃济的珍藏,中国男儿轩辕正裔的译编,方以如此面貌呈现在读者的案前,因其曲折幽微,更诱人欲探究竟,不忍释卷。再于那开篇处渲染黄勃读时情状,“忽而眼泪涟涟,忽而心上怔怔,忽而发指皆裂,忽而色舞眉飞”;而在译编者亦常常“肝肠寸断,俯首哽咽,目不能视,手不能书”,几几乎难以为续。这样的缘起由来,感应效用,以其亦真亦奇的框架结构留尽蓄足,引而待发,随即故事便可顺理成章,令人信服地展开。至于具体叙述,诚如其例所言,是“事多幅短”,故所以“起伏穿插补叙照应”亦时时留心。事以地域为界,所及商州发州璇潭尚水兴华诸方,共有十余段落,以其节奏变换,情节起伏,在交替穿插中现出形势的紧迫与内心的焦虑。若曾群誉商州奋起之后,即由传单为中介,涉笔华永年在发州璇潭,夏震欧在兴华及时响应,又以书信传尚水消息,剧战遭遇已是短兵相接,那一呼百应,群情振奋,遍地烽火,满目狼烟的图景就此铺开,其祸其福,尚需拭目以待。而补叙照应则表现在虽变换频繁,却并不顾此失彼,过河拆桥,基本上能做到事事有交代,有着实。诸如兴华的独立,发州的瓦解,璇潭的偏安,尚水的散失,商州的蒙恩,种种结局都于适当处有所表达与透露,略无落空之处。此外,为其引起“警惧”的主旨的实现,于那厮杀屠戮奸淫掳掠处,皆有甚为惨淡悲切触目惊心的渲染描摹,其用心之苦可见,其得失成败参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