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记》简介|鉴赏
传奇小说。旧题唐·韩偓撰。又名《隋炀帝海山记》。有《古今说海》本、 《历代小史》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唐人说荟》本。除《青琐高议》本作上下卷外,其它各本均作一卷。鲁迅《唐宋传奇集》卷六据《青琐高议》卷五辑入。《四库全书》列入小说家类。
《海山记》之海山,是指炀帝后宫西苑的山水楼台。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说:“篇题下原有小注,上卷云‘记炀帝宫中花木’,下卷云‘记炀帝后苑鸟兽’皆编者所加,今削。”鲁迅为什么要削去“小注”?原来,这篇小说虽然题名《海山记》,但是它并非一篇山水之作,而是“盖欲侈陈炀帝奢靡之迹”(《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小注”不能概括全篇主旨,故删。
全文分上下卷。它通过对隋炀帝构筑西苑和宫中花木虫鱼所生各种怪异情事的记述,写了这个暴君的发迹史和亡国录,说明他为政不仁,耽于游乐,遭致天人共愤,政权灭亡的恶果和下场。
炀帝的发迹史就是阴谋史。他生于仁寿二年(实际上他这时已三十四岁,见《隋书·本纪》),出生时预兆不祥,因而隋文帝在帝位的继承人选上“不意”于他,于是他就勾结权臣杨素在文帝临终之际以矫诏手段发动宫廷政变而登上了皇帝宝位。即位后即肆欲无惮,役使民力数百万营建西苑, “聚土为山,凿池为五湖四海”,广罗天下鸟兽草木, “诏起西苑十六院”以“美人实之”,荒淫侈靡,可谓旷古无伦。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炀帝的一生享乐就是一部亡国录。对于营建西苑,小说不厌其烦地进行了描写,它把西苑花木和建筑一一列出,看似一篇花草树木、楼台亭阁、湖光山石和美女艳姬的帐单,但实际上却是最高统治者对人民欠下的一本血泪帐。
小说的下卷,多写炀帝恣意荒淫奢侈的恶果。陈后主献给他的诗,谴责修运河是“一千里力役,百万民吁嗟。”无名纤夫夜半的歌唱,句句都是对暴政的控诉: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宫中小臣王义的上书,可以说就是一篇声讨炀帝罪行的檄文:
大兴西苑,两至辽东,龙舟逾于万艘,宫阙遍于天下,兵甲常逾役百万,士民穷于山谷。征辽者百不存十,没葬者十未有一。……兵尸如岳,饿殍盈郊。狗彘厌人之肉,乌鸢食人之余。闻臭千里,骨积高山……如此暴政、不亡何待!
此外,下卷还颇多怪异之记。作者以花鸟虫语之盛衰大写隋祚之将去,唐运之将兴: “李木当茂”,乃李唐兴起之象; “杨(炀)梅不敌玉李”,是隋炀灭亡之迹; “鲤(李)鱼有角,乃龙也”,正是李氏将登龙位的象征; “杨梅虽好,味清酸,终不若玉李之甘,苑中人多好玉李”,完全是民心向李不向隋的形象说明。院妃牛庆儿梦中“回视帝坐烈焰中”,不就是隋政权正处于火山口的预兆么?诸多怪异之记,看似带有“天命”的迷信色彩,但是把它同写炀帝暴政的现实描写加以参照,正好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形象说明。
这篇小说,同《大业拾遗记》一样,也是记的隋炀帝“宫闱秘事”,但它融志怪与轶事于一炉,不仅是对炀帝逸事的单纯描写。它既有现实主义的客观记述,也有祥瑞灾异的传奇描写;既有花草虫鱼,湖山楼台的铺张陈列,又有民生涂炭,隋朝必亡的长篇议论(如王义的上书)。
这篇小说写作上的不足之处是对花草虫鱼、湖山亭院的铺排就象一张帐单,破坏了小说的故事性;长篇的议论也违背了小说要用形象说话的特点。还应指出,这篇小说在史事上颇多讹误和“荒陋”。如把炀帝误为杨勇(实际名杨广),把隋炀帝的灭亡说成是大业十年(实是大业十四年),炀帝所作八首《望江南》词,鲁迅引《四库总目提要》说: “乃李德裕所创,段安节《乐府杂录》述其缘起甚详,亦不得先于大业有之。”因此,他认为这篇小说不会是韩偓所作,原因就是韩“于史事” “不至荒陋如是”,它只不过是“里巷稍知文字者所为”罢了(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