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段选自《荀子·法行篇》。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赵国人。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曾三次出任齐国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兰陵镇)令。后著书终老此地。
《荀子》共三十二篇,其中最后六篇或系其弟子所记。涉及哲学、政治、道德等多方面内容。注释有唐杨倞注、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等。
《法行篇》是《荀子》第三十篇。作者认为,本篇所称述的言行都是值得效法的行为准则,故以“法行”命篇。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1),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2)!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3)。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4),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5),行也;折而不桡(6),勇也;瑕適并见(7),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8),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9),不若玉之章章(10)。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11)。’此之谓也。”
【注释】
(1)珉(mín):像玉的石头。(2)恶(wū):叹词,表示不满。(3)比:比照,比拟。(4)栗:坚实,刚硬。(5)廉:方正,刚直。刿(guì):割伤。(6)桡(náo):弯曲。(7)瑕適(zhé):玉上的斑痕。见:同“现”。(8)辍然:指没有余音,声音干净。(9)雕雕:彰明貌。这里指外形很像玉的样子。(10)章章:鲜明美好貌。(11)此句出自《诗经·秦风·小戎》。意谓我思念君子的德行,温润如玉。
【导读】
玉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古人常以玉来喻君子之品德。玉至少在七个方面与君子相似:温润有光彩好似君子之仁,纹理灿然好似君子之智,坚硬不屈好似君子之义,方正不割好似君子之行,宁折不弯好似君子之勇,缺点不掩饰似君子之性情,清扬远闻似君子之言辞。所以古人喜欢佩玉,既是装饰,也是自励之意。谦谦君子,就如同温润之玉,光华内敛,举止从容有度,待人和煦,处事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思考】
请举例说说古人除了玉还用什么来形容君子之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