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的内容·先秦历史散文·《公羊传》《穀梁传》《晏子春秋》
《公》《穀》二传都是解释《春秋》的著作,以阐扬微言大义为宗旨,叙事成分不多。虽按《春秋》所记大事而生发议论或补充史实,却不是连贯的编年史,而近于史论性质。不过所穿插的历史故事,亦颇具特色。
《公羊传》作者,旧题战国齐人公羊高。经过几代传授,至汉初始着于竹帛。西汉时,《公羊传》地位超过《左传》,影响当时行政和司法。清末,维新派首领康有为甚至以“公羊”作为提倡变法的思想武器。
《公羊传》有比较完整的故事三十来个,有的为《左传》所无,有的与《左传》大同小异。其特点是通俗化口语化,甚至带有民间传说的味道。如昭公三十一年“邾叔术让国”的故事,是一个年代无考的古老传说。此事不见于《左传》,过程变幻莫测,有些情节颇似后世戏剧《赵氏孤儿》。作者写来有条不紊,叙述娓娓动听。又如哀公六年,齐陈乞立公子阳生为君的故事,把一场争夺君位的政变写得像变魔术。《左传》亦记此事,公羊氏大胆剪裁,省去许多枝节,突出重点,有意耸人听闻,手法已近乎历史演义①。
《穀梁传》旧题战国鲁人穀梁赤作,亦历经数代而后写定于汉初,定稿可能略晚于《公羊传》,思想观点稍异于公羊氏,书中故事约十五六则,大多简短,某些细节刻画颇为精彩。如成公元年所记四臣聘齐:
季孙行父秃,晋郤克眇,卫孙良夫跛,曹公子手偻,同时而聘于齐。齐使秃者御秃者,使眇者御眇者,使跛者御跛者,使偻者御偻者。萧同姪子(齐君之母)处台上而笑之。闻于客,客不说而去,相与立胥门而语,移日不解。齐人有知之者。曰:齐之患必自此始矣。
《公》《穀》二传解经文字多用自问自答体。深文周纳,剖析入微,有助于了解经文命意,但也有牵强附会,夹缠重复的毛病,读起来很拗口。
《晏子春秋》是春秋时齐国政治家晏婴的故事集。有的古代目录书归之于子部,《四库全书》列在史部传记类,说它“实为传记之祖”。其内容以记事为主,记言为辅,与诸子明显不同。全书分8篇215则,每则皆与晏子有关。是我国第一部以一个人为核心的长篇专传。其写作时代曾有不同意见,1972年临沂汉墓出土《晏子》残简,今本八篇皆有发现,从而可以肯定其为先秦古籍。其单篇作者可能分别是晏子后人宾客及民间史家,有些故事像民间传说,编辑成书约在战国中期。
《晏子春秋》全力塑造晏婴的形象,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及生活琐事,显示晏子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社稷重臣。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参与崔杼弑君的盟誓,但也不肯为昏君死节。身为三朝元老,自奉甚薄,居室简陋,衣粗食恶,不嫌妻老,不受非分之赏。国君的赏赐,分之亲戚宗族之贫者,其克己奉公的高风亮节,垂范万世。
晏子又是一位充满智能的诤臣。书中记述他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巧妙地对国君进行讽谏,表现出超人的勇敢与机智。或迂回出击,正言反说;或撄鳞直谏,面折廷争。如齐景公问他:你住宅近市,知物之贵贱乎?其时景公滥刑,刖足者多,晏子借机回答说:“踊贵而屦贱。”景公闻之愀然改容,于是省刑。此外,如晏子谏诛养马者、谏饮酒无礼等,都采取旁敲侧击方式,把严肃的问题说得滑稽有趣。
晏子是出色的外交家,多次出使,维护国体,不辱君命。如他到楚国,楚王因他身材矮小而有意羞辱,设小门使之入。晏子并不马上翻脸,而按入乡随俗的原则提出质问:出使狗国才从狗门入,难道楚国是狗国吗?委婉而严厉地斥责对方无礼取闹。楚王又生一计,宴会进行中:“吏二缚一人诣王。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辛辣地讽刺楚国才是盛产盗贼之国,驳得楚王也不得不认输。这类故事,不大可能是真的,也许是民间传说。
注释
① 参见谭家健《公羊传的历史故事》,载 《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