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电影·德·西卡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西方文学·电影·德·西卡

意大利电影导演、演员。出生在意大利索拉的一个法官的家庭,他的童年是在那不勒斯度过的。1912年,德·西卡举家迁往罗马,小维多利奥在那里开始学习会计,但不久对此感到索然无味,却迷恋上了戏剧。他自21岁起登台演出,到1927年便成了深受观众喜爱的戏剧演员,同时他也开始在影片中扮演角色,30年代初被观众拥为电影明星,至30年代末,他主演了许多由著名导演拍摄的影片。

本来,德·西卡若沿着此路走下去会是足以幸福的,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很愿意尝试一下摄影机的另一边的生活。这样,他就于1939年作为导演创作了第一部影片《紫玫瑰》,改编自一出通俗短剧,他本人也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角色。紧接着他又导演了 《品行不端的玛德兰》(1940)、《梯丽莎的星期五》和《女修道院里的烧炭党人》(1941)。1942年,他开始与剧作家柴伐蒂尼合作 (德·西卡一生导演的30余部影片中,有26部是由柴伐蒂尼编剧的),创作了《孩子们在注视我们》,影片大胆地抨击了流行的婚姻观念,自然也大大地冒犯了日薄西山的法西斯政权。《夭国之门》(1943—1944) 隐喻地表现了意大利在战争处于最艰难时期的景象。

战后,同许多进步电影工作者一样,德·西卡怀着振兴意大利电影的愿望,拍摄了大量优秀影片。在新现实主义运动的黄金时代,他与柴伐蒂尼紧密合作,创作了《擦鞋童》 (1946)、《偷自行车的人》 (1948)、《米兰的奇迹》 (1951) 和 《温别尔托·D》 (1952),这四部影片尤如一幅巨画,准确地勾勒出了战后意大利的形象: 《擦鞋童》中无家可归的孩子们,《偷自行车的人》 中的失业者,《米兰的奇迹》 中悲惨的人们,《温别尔托·D》 中挨饿受冻的退休老人,他们无不在控诉着战争带来的灾难,又无不怀着这样一种希望: 寻找一个温暖、公正、和平的世界。在这些影片中,作者的浓厚的情感主义色彩并没有掩盖住社会批判的本质,人道主义的观念形态也没有给强烈的社会请愿意识带上面具。这组影片构成了新现实主义最重要的作品系列,被电影史家不止一次地列入世界电影的最佳影片之林。

《终点站》(1953) 是德·西卡导演创作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有人说自此以后他开始走下坡路。的确,他此后创作的影片已不象以前那样辉煌,但若说1953年以后的德·西卡从新现实主义大师沦为了二流导演则是有欠公允的。人们固然可以认为他后期的某些作品质量平平,但象《屋顶》(1956)、《乔怡拉女人》 (1960)、《七0年的薄伽丘》 (1962)、《昨天、今天、明天》 (1963)、《葵花》 (1970)这样的影片是令人难以忘怀的,而象 《那不勒斯的黄金》(1954)、《芬尼一孔蒂尼家的花园》 (1970),尤其是《最后的审判》 (1961) 这些影片,则再次充分显示了导演的不凡才华以及他的不负电影导演大师的声望。另外,自 1945年以来,德·西卡虽然主要以导演的身份创作影片,但并没有中止过表演生涯。他一生共在一百多部影片中扮演过角色,有时,为了支持新现实主义运动,经常接受演出一些平庸的影片。但是,德·西卡的出色表演才能是不容怀疑的。

1974年11月3日,德·西卡卒于巴黎。他一生多产,身兼二任,且在导演和表演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影片朴实、自然、细致而富有生活气息。法国著名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把德·西卡的艺术特征归纳为“对人充满友爱和柔意”,在很大程度上讲这是对新现实主义主导思想的精妙概括,也是对德·西卡的高度评价。不仅如此,在意大利电影史上,德·西卡也是一位代表性人物,尤其因为他对30—60年代意大利电影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有人把他看作这个时期意大利电影史上最杰出的代表,这恐怕并非过誉之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