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燕卜逊
英国诗人、批评家。以其“模糊理论” (Ambigu-ity Thtory) 同其在诗歌创作中的实践运用而著称。此人知识面宽广,早在桥剑读书时就获英语和数学双学位,自然科学对他的诗歌修养都有影响; 1931—1934年,在东京主讲英国文学; 1937—1939年,在北京国立大学任英国文学教授; 二次大战期间,在伦敦BBC任中文编辑; 1947—1953年在北京任教; 1953年回舍菲尔德主教英国文学; 1971年退体。
他的《模糊的七种类型》(1930) 是当代批评史上最有影响的理论著作之一。他深受T.S.艾略特的影响,并受到罗伯特·格里伏和劳拉·金汀的“密切阅读法”的启发; 他认为,模糊是诗歌的基本特征,但模糊决不是缺点,而正是诗的优点; 它也是一种理解现象,它激起了读者心中以往的体验,读者能从多种词义的选择中,得到对诗歌的深刻地领悟和把握; 这也就实际上扩大了诗歌的含义、为读者想象、参与创作提供了条件。此外,还有理论著作 《田园诗的几种版本》 (1935)、《复合词的语言结构》 (1951)、《弥尔顿的上帝》(1961) 等。他的诗歌理论对美国新批评派,尤其是对约翰·万、金丝勒·艾米丝、菲力蒲·拉金、道纳尔德·大卫等人影响很大。
他的诗歌,除受艾略特的影响外,还深受罗素、爱因斯坦及中国儒教的影响,代表作是《诗歌全集》(1949),其中的幻想,明显地来源于哲学、物理学、数学的启发,很像艾略特的先验诗,显得含糊其词,捉磨不定;他表现了人类由于情感与理智、意识与物质、科学与道德的矛盾而进退维谷的窘迫状说; 但往往在艺术上不是十分成功,难免流于把一些摸糊不变的因素机械地杂乱地拼在一起的现象,因而往往显得隐晦曲解,杂乱无章,缺乏必然的逻辑联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