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民歌

民歌是指由口头流传下来的诗歌。它不是某个诗人的作品,而是吟诵诗人们集体创作的成果,不受当时文学常规或复杂的文化准则的影响。民歌包括劳动号子、民间抒情歌曲、水手号子、传统歌谣、宗教歌曲、摇篮曲、游戏歌曲、节日颂歌、舞蹈歌曲等。虽然从整体上来说,很难为民歌确定统一的形式,但是某些类别在形式上具有显著的特点。欧洲的传统民谣即叙事民歌是最重要的一种类型,需要个别讨论,本文只讨论非叙事性的民歌。

在原始社会里,诗歌、音乐、舞蹈是三位一体的艺术,但是到了中世纪,大部分民歌已经脱离舞蹈。有些民歌甚至失去了其音乐性;特别是一些长篇民歌早已只能供人背诵,而不再用于吟唱。但是音乐仍然是民歌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尽管这只是一种简单的音乐。民歌很少有和声,偶尔使用也让人觉得不伦不类。但是斯拉夫民族的歌手们,特别是俄罗斯的歌手们,却都创造出一种多声部唱法,有的多达四个声部。不过民间音乐与艺术音乐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音调的构成。一些最优美的欧洲民间曲调是根据中世纪教堂的音乐调式创作的,而不是根据现代音乐的大调与小调而创作的。令人失望的是,早期民歌采集者不了解这种调式的系统,因此把这些曲调歪曲成现代音乐,实属一种误解。托马斯·莫尔的《爱尔兰曲谱》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多遭歪曲。在演唱方面,现代音乐会上的歌手一般是自己伴奏;真正的民间歌手则很少为自己伴奏,他们或是不用乐器伴奏,或是由另一个人伴奏。民歌表演有时由合唱队伴唱,或以吹口哨、鼓掌、踏脚等方式来应和节拍。在英国,音乐形式最为复杂的民歌是轮唱,歌手们分成3个或4个小组,每组以交错的间隔各唱自己的一部歌曲,如摇篮曲“摇、摇、摇,摇开你的小船,夏天已经到来”;这是保存在一份13世纪手稿中的轮唱曲,据认为是英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民歌。

在文明尚未开化的地区,在阶级分化尚不显著,人们大多是同族聚居的社会里,民歌最为繁盛。文盲是民歌兴起的首要条件,因为民歌是没有受过教育的群众进行文学表达的代用手段。一首歌曲可能最先是某一个人的作品,只有经民间采用并通过集体再创造才会变为民歌。因此民歌创作从来不是自觉进行的,而是群众表达共同的感受的集体创作。诗歌的文体风格可以反映出其产生和传播的方式。经验丰富的诗人在创作时,主要是靠琢磨特殊的形象,推敲独特的词语,以便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富于想象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民歌只采用常见形象和公式化的套语,其动人的诗歌艺术魅力是这些常规所取得的成果,而不是来之于艺术上的苦心经营。因为民歌是唱出来的,它本身就流畅动听;节拍较短是其显著特点。因为民歌要通过记忆进行传播,所以没有那些不必要的复杂结构。由于同样的原因,民歌还采用不同的重复方式使人不易遗忘。民歌是人民的财产,很自然地反映出创造与珍爱它的人们那种直率与淳朴的品质。

中世纪末期,民间诗歌和文人诗歌之间的差距还不像以后那样越来越大。但是,民间诗歌只是散乱地记录在手稿里。各国民歌宝库之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专家们从18世纪90年代起开始收集的。他们深入穷乡僻壤,在农业地区搜寻传统民歌,由于他们的赞助者都是各地的古文化学会或者民俗研究会,所以这些民歌在出版时通常冠以行政区划的名称,如法国的某省、英国的某郡、美国的某州等等。这种划分大部分都是人为的,因为民歌并不遵守行政疆域的限制。应该说,法国的行政区划与民歌的分布区划是比较相近的,但亦不完全一致。然而,为了研究方便,学者们还是接受了目前这种按照地方范围划分民歌的方式;当然,他们也有时候把某种诗歌称之为某个民族的或某种语言的民歌。

对欧洲民歌的全面考察显示出:从北向南,民歌的抒情成分具有逐渐增大、逐步超过叙事成分的趋势。丹麦的民歌主要是叙事性的,而且是以极其固定的形式叙述英雄事迹的。德国的民歌既富于抒情性,也富于叙事性。法国民歌的抒情成分占据支配性优势,意大利则更是如此。但是西西里岛却是个例外,它既是意大利各种抒情民歌形式的发源地,又拥有大量的历史性叙事民歌。另外,西班牙也有世界闻名的传奇诗歌,其美学价值也高于数量更大的其他诗歌,如民谣、索雷阿(安达卢西亚的一种凄婉的民间歌舞)以及吉卜赛风格的民歌等。在欧洲从北向南,还可以看到诗歌中元音谐音逐渐增加而超过押韵作用的现象。斯拉夫民歌呈现了不分诗节的民歌较多、一般诗句分量较重、较长的特点。斯拉夫民歌集还把男人歌谣与妇女歌谣作为汇编时归类划分的原则,这在欧洲其他地区的民歌集中是罕见的。

欧洲大陆民歌中比较奇特的类型有以下几种:法国的“克卢尔调”叙述一位法国布列塔尼地方的神学院修士的哀怨。他由于害相思病而对自己作为牧师的天职产生动摇;法国北部的骑士和牧女对答调(见“骑士和牧女对答调”),其中一个好色的少年走上前去跟一个牧羊女搭话;德国巴伐利亚东部的四行诙谐民歌,是传统上由收获者为庆祝丰收而表演的即兴歌舞,由一个或两个双行体组成;捷克的“卡莱迪”是魔术师的作法歌;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宗教格言诗是一种热烈的宗教顿呼歌,向行列中抬着的神像呼喊;西西里的小调(在托斯卡纳地区称之为“山歌”),用花朵来象征心爱的人,向她发出简短的倾诉:

你是棕榈之花!

我飞来飞去,不得安宁;

我的生命枯萎了,因为失去了你的美丽音容。

科西嘉岛充满伤感的“沃切里”,是为惨遭厄运的人送葬时的哀歌。赫布里底群岛有一种民歌,由一名歌手领唱,盖尔人合唱队应和,同时把一块绉布揉搓传送。

苏格兰民歌的主题多是求爱、单相思(如《威利长老的祈祷》)或者欢乐的友情(如《友谊地久天长》)。罗伯特·彭斯笔下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中有一些(例如《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就是一种脱胎于苏格兰民歌的作品。詹姆士二世时,苏格兰还流行过一种神秘的政治小调,主张立詹姆士二世的后裔为王位继承人,这种小调在当时篇数很多,但现在已被遗忘。英格兰的政治性民歌遭到相同的命运,不过还保留了一首反对教皇的短歌。英格兰民歌的主题往往是谈情说爱或失恋哀叹,间或有一些饮酒歌和幽默调,多属情场交恶、婚恋成仇等内容。爱情歌曲多以美满的婚姻为结尾;但是在有关已婚者的诗歌中却很少提到爱情,如《我希望再成单身》就有男女两种唱词。英格兰的爱情歌曲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特点,它常常是以“奇遇之歌”的形式开始,由说唱者叙述在一个五月晴朗的早晨偶尔听见一位失恋者哀叹的情形。《年轻的姑娘,你向哪里去》这首歌虽然带有点法国的骑士和牧女对答调那种粗犷的现实主义色彩,但却单调乏味,雷同儿歌。

美国的民歌基本上源于英国的民歌传统。《屠夫仔》《布谷鸟》描写的都是失恋的故事,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大西洋彼岸。《针》等以求爱为内容的游戏歌谣也是如此。《谁给你的纤足穿上新鞋》等抒情诗歌是从英国的长篇歌谣中节选而来的。真正属于美国本土的民歌有《黑麦威士忌》《老风流罗辛》等大量饮酒歌,《老乔·克拉克》和牛仔们喜欢唱的《老奇泽姆小道》等长歌,最后两首歌都已经续上了无数的诗节,唱起来绵延不绝。在新大陆,结婚仍然是民歌中开玩笑的话题。另一个常见的幽默主题是歌唱边疆生活,这些歌曲有意对新开发地区的艰苦生活进行绘声绘色的夸张。黑人圣歌是按照世俗歌曲节奏而不是按教堂赞美诗节奏创作的。黑人们在这种诗歌中表达了他们的纯朴信仰。美国民歌中没有欧洲国家那种庆祝各个宗教节日的赞歌或颂曲。

黑人的圣歌虽然来源于白人在露营大会中所唱的布道歌曲,但是一经黑人歌唱就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音乐和诗歌形式。这种新奇的节奏体系有多大部分来源于非洲,尚待进一步判定。黑人音乐宝库中还有大量劳动号子、劳作歌曲以及囚歌。黑人民歌中有许多简单的韵律诗运用了友好的动物形象,但是这在黑人民间故事中表现得更为出色。布鲁士(见“布鲁士”)是独具黑人特点的哀怨情歌,在这种歌曲中,被遗弃的情人发出沮丧的感叹。《精力充沛的老黑人》《蓝尾巴苍蝇》等方言民歌,可能是黑人歌手的作品,它们与种植园里的黑人民歌的联系不甚明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