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距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美学距离

从实质上说,“美学距离”这个术语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而不是物理学上的时间或空间概念。美学距离是指鉴赏者在排除了个人好恶或实用因素的条件下,对待艺术品的态度或立场。例如,一位读者从个人角度可以不喜欢一首诗,但是在鉴赏时他却不能因此而对这首诗持否定态度。这样,读者或批评家便能同艺术作品“拉开距离”,从而才有可能对艺术作品作美学分析而不受个人好恶或实用因素的干扰。德国美学家明斯特伯格(1863—1916)、普弗、布洛等认为,从纯粹的美学意义上来说,这个“距离”是批评家或作者本人在鉴定或创作一件艺术品时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这个术语是布洛在1912年创造的。他认为,“美学距离”可以由于人的个性和艺术品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例如,一位批评家在评价一首诗时,他的“美学距离”可能游移于两个极端之间,或失之于过远,或失之于过近。如果失之过远,那么批评家对一首诗的鉴赏就会显示出冷漠或贬抑的态度。如果失之过近,那么批评家的鉴赏又会显示出不恰当的个人倾向或实用态度。适当的“美学距离”应位于两个极端之间,而最终取决于不同的个人禀赋和审美观点。贾勒特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人的个性与“美学距离”的关系。布洛认为,鉴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理想距离是最近距离,而奥尔特加·依·加塞特则认为这个理想距离应是最远距离。贾勒特指出,正是由于布洛个人倾向于浪漫主义而奥尔特加喜爱古典主义,所以他们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

艺术作品本身也可以决定鉴赏所需要的“美学距离”。大卫·戴希斯在《为读者及批评家所作的文学研究》一书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每一种文学作品都会通过遣词用字以及其他表现手法,向读者做出一系列暗示,使他领悟恰当鉴赏、评论该作品时应采取的‘距离’。”戴希斯的论点含蓄地指出,每个艺术家都有责任在作品中做出这类暗示,以帮助读者确定鉴赏该作品所应采取的“距离”。例如,欣赏弥尔顿的《失乐园》比欣赏弗罗斯特的《雪夜林畔》或赫里克的《朱莉娅的衣衫》,要求有更大的美学距离。因此,艺术家和批评家一样,都要受到美学距离这一规律的制约。对于艺术家来说,美学距离可以使他即使在创作时,也能对作品采取某种超然态度,以便能恰当地对所写之事自行反诘,从而使作品臻于完美。对于批评家来说,美学距离可以使他的观点不受主观倾向的无端玷染,从而能辨识出构成作品整体意义的所有细腻内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