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歌别集·魏晋南北朝部分·曹集诠评》简介介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历代诗歌别集·魏晋南北朝部分· 曹集诠评》新诗鉴赏

诗文别集,十卷,诗二卷,三国魏曹植撰,清丁晏辑。

植(192~232)曹操第三子,年少聪敏,长而多才,其兄曹丕继位后,备受猜忌,太和三年(229)被封为东阿王,五年改为陈王,死后谥为“思”,故史又称为“陈思王”。晏(1794~1875)字俭卿,一字柘堂,山阳(江苏淮安)人,道光举人,著述颇富。

曹植历经战乱,晚年受到兄长的迫害,以悲剧终结了一生,故其诗中贯穿了一种悲怆之气。古人说曹诗慨而多气,凄婉悲凉是读曹诗的直接感受。例如“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七哀》);“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杂诗》);“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寂,宫室尽烧焚”(《送应氏二首》);“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怨歌行》)。悲怆之气,开篇即来,有先声夺人之感,感染力很强,这种重视起句的写法对谢灵运有所影响。曹植继承了诗经、楚辞的关注重大社会问题的传统,反映了当时挣扎于战乱之中的人民的痛苦与希望,表达了广大人民要求统一、和平安定生活的呼声。前期作品中还充满了诗人对建立功业的向往。《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志士的形象。《鰕鳝篇》中则直抒“远怀柔九州”的理想与抱负。曹诗中还有一部分作品暴露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的残酷,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抒发了自己被迫害的痛苦与激情,其名篇《赠白马王彪》把他的悲哀愤怒和对最高统治者的不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钟嵘《诗品》言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颇能概括曹诗的艺术风格,曹操与“建安七子”中一些诗人的作品重“气”,而忽略词采,则往往流于枯瘠。曹植的作品发展了两汉乐府民歌和五言的形式,充实了新的内容,对西晋、南北朝和唐诗歌创作都有影响。

曹植本有集三十卷,早佚,今十卷本为宋人所辑。丁氏据明万历程氏刻本,参校张溥刻本,又参考各种类书将辑逸文,补正缺漏,并附逸文一卷,搜辑较完备,丁氏间有诠释评语。

有同治间金陵书局刻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排印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