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研究·六朝乐府与民歌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研究·诗学研究·六朝乐府与民歌

乐府诗研究专著。今人王运熙著。现存六朝时代的民间歌辞,大部分保存在乐府清商曲辞的吴声歌曲和西曲歌辞中。本书以吴声、西曲为主要探索对象,故名《六朝乐府与民歌》。全书共六篇,前三篇分别论述吴声、西曲的产生时代、产生地域及其体制的渊源。作者在对吴声、西曲诸曲调进行详细考证的基础上,指出吴声、西曲大致可分两大类,一类最初是民谣,其后被上层阶级发展成为乐曲;另一类是上层阶级的创作。吴声歌曲其产生时代自东晋初年到刘宋初年,西曲时代较吴声为晚,产生于宋、齐、梁三代,而以宋、齐二代为多。吴声歌曲产生于以当时京城建业(今南京)为中心的地区,西曲产生于长江流域中部和汉水流域,而以江陵为中心地区。对吴声、西曲形式体制的渊源,作者主要从歌词和音乐两方面探讨,指出吴声、西曲以五言四句为主要形式,是由于当时是五言诗最昌盛的时期之故,而它的章法恒为四句,则与汉魏相和歌辞也有部分承递关系。此书的中间两篇,杂考吴声、西曲各曲调之作者、本事等问题,并通过乐曲中和送声作用之阐明,解释现存歌辞内容与原始本事不相符合之疑问。第六篇专论吴声、西曲中之谐音双关语,分析其结构特点,并介绍了六朝社会普遍使用谐音双关语的社会风气。末尾附录有《神弦歌考》一篇,专论清商曲中的神弦歌,结合歌辞内容及有关史籍,提出《神弦歌》十一题,是一整套的娱神乐曲。吴声、西曲歌辞,一向为前人目为淫哇之词。治乐府者,往往注意汉魏作品,对此颇为忽略。“五四”以后,虽然开始受到重视,但尚未遑稽考史乘,未能认识到其与上层阶级生活的密切关系。此书依据所搜集到的翔实的材料,论证吴声、西曲,虽多民歌,但制为乐曲,实出贵族文人之手,并由其产生时代和地域,说明歌辞内容之特点。论谐音双关语,亦能联系当时社会风尚加以说明。是一部研究南朝乐府民歌材料最翔实的著作。此书五十年代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后由中华书局重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