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贵远贱近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是对于复古文风的又一批评与概括。语见曹丕《典论·论文》:“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贵远贱近”,是两汉以前早就存在的一种厚古薄今的不良倾向,它“向声背实”,不符合文学发展的历史实际,所以曹丕认为是错误的并加以指责。他因此呼吁人们抛弃这种复古主义的批评标准,要求从文学实际出发,“审己以度人”,确立公正而客观的态度来评价古今作家作品,才能促进文学的健康发展。其实,对于“贵远贱近”之论的批判,并非曹丕创始。东汉初桓谭曾慨叹时人对于扬雄这一当代文豪的轻视,他批评说:“世咸尊古卑今,人贵所闻贱所见也,故轻易之。”(见《新论·闵友》)王充也发挥桓谭之论,云:“述事者好高古而下今,贵所闻而贱所见。辩士则谈其久者,文人则著其远者。近有奇而辩不称,今有异而笔不记。……扬子云作《太玄》,造《法言》,张伯松不肯壹观,与之并肩,故贱其言。使子云在伯松前,伯松以为金匮矣!”(见《论衡·齐世》)曹丕的“贵远贱近”之论,即源自桓谭、王充“贵所闻贱所见”之言。不过比较而言,汉时“文学”,兼指学术。而魏晋以后,开始了“文学自觉”的时代,因而曹丕之论,则由批判复古学风,逐渐转入文学批评,其“贵远贱近”,主要针对当时文坛流弊及诗文著作方面的复古文风而言,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参见“尊古卑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