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俗学·习俗·纪年
记载年份的方法。中国历史有所谓 “上下五千年” 之说,这是从古史传说中的黄帝算起的,但这只是一种传说。中国历史最早有准确纪年始于西周“共和元年”,相当于公元前841年。这一年,国人暴动,周厉王逃离都城,由贵族共伯和代行王政,史称 “共和行政”。古代记载年份主要有帝王纪年、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等三种方法。帝王纪年法是史家传统的纪年法,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以帝王即位的年次纪年,这是最早的纪年法,如周厉王元年、秦始皇十五年等,以元 (即一)、二、三的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去位为止; 再则是以帝王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后来历代帝王都有年号,多则十几个(如武则天),少则一个 (如明清两代),年号加上序数,即是年号纪年,如万历七年、康熙十五年、光绪二十年等。星岁纪年原是占星家的纪年法,即根据天象来纪年,这种纪年法在战国时代尤其盛行。当时诸侯争雄,各自为政,周王朝名存实亡,各国纪年也自成一体,唯一能让诸侯认可的就是天象,于是星岁纪年法就成为当时的 “国际通行法”。星指岁星,就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木星,古人认为这颗岁星十二年由西向东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所谓星次,又叫 “十二次”,是古代天文学家对一周天的划分法,即将黄道 (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附近的一周天由西向东分为十二等分,每一等分叫作一星次,共十二星次,每个星次都取了名字,从西至东依次为: 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沉、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岁星每年行经一个星次,在哪个星次就记为 “岁在某某”,如 《国语》记载武王伐纣的那一年为 “岁在鹑火”。但是岁星纪年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其由西向东的运行方向与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及其顺序正好相反。所谓“十二辰”,与十二次一样,也是古人对一周天的划分方法,就是沿天赤道 (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从东向西将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每一等分叫一辰,分别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叫作 “十二辰”。于是,天文学家就设想出一颗假岁星,让它和真岁星 “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与顺序相一致。天文学家给这颗假岁星取了一个很气派的名字:太岁。古人就用这颗假想的太岁所在的辰来纪年,如根据 《离骚》,楚国诗人屈原就生于 “太岁在寅” 的那一年。太岁纪年十二年一个循环,古人给每一年都取了名字,叫作 “太岁年名”,按照太岁从东向西的运行方向,依次为:摄提格 (太岁在寅)、单阏(太岁在卯)、执徐 (太岁在辰)、大荒落 (太岁在巳)、敦牂 (太岁在午)、协洽 (太岁在未)、涒滩(太岁在申)、作噩 (太岁在酉)、阉茂 (太岁在戌)、大渊献 (太岁在亥)、困敦 (太岁在子)、赤奋若 (太岁在丑)。这些年名非常古怪,不像是汉语,其来源至今仍是一个谜。大约在西汉初年,历家又发明了十个稀奇古怪的名称,与十干对应: 阏逢 (甲)、旃蒙(乙)、柔兆 (丙)、强圉 (丁)、著雍 (戊)、屠维 (己)、上章(庚)、重光 (辛)、玄黓 (壬)、昭阳 (癸)。将这十个符号称为“岁阳”,又将十二个太岁年名称为 “岁阴”,将其阴阳配合 (配法和六十甲子相同),组合成六十个年名,如 “阏逢摄提格”、“旃蒙单阏” 等,用它们来纪年,六十年一个循环,如后来的六十甲子一样。这种纪年法在汉以后即归消亡,只有文人在诗文中炫耀博学风雅时才偶一用之,如清初学者文人朱彝尊在 《谒孔林赋》 中写道: “粤以屠维作噩之年,我来自东,至于仙源。”其中 “屠维作噩”就是“岁阴” 和 “岁阳” 配合组成的年名,换算成干支纪年,实际上就是己酉年。当然这是一种文字游戏。宋朝司马光的 《资治通鉴》开篇: “周纪一: 起著雍摄提格 (戊寅),尽玄黓困敦 (壬子),凡三十五年。” 就将这种古怪的纪年法和干支配合使用。东汉出现了干支纪年法,即用 “六十甲子” 来记载年份。此法周而复始,至今不废,与公元纪年法并行,而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仍习惯用干支纪年表示,如 “戊戌变法”、“庚子事变”、“辛亥革命”、“丙辰清明”等。现代通行的公元纪年是基督教的纪年法,以其教主耶稣诞生年为元年,因此,近代康有为也尊孔子为儒教教主,并向清廷建议采用 “孔子纪年”:“大地各国皆以教主纪年,一以省人记忆之力,便于考据; 一以起人信仰之心,易于遵行。”其弟子梁启超作 《纪年公理》一文,推广其说,但响应者甚少。与此同时,章太炎曾提倡过 “黄帝纪年”,以鼓吹民族主义,也未成气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