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尤奈斯库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西方文学·尤奈斯库

著名的荒诞派剧作家之一。他出生于罗马尼亚,父亲是罗马尼亚人,母亲是法国人。尤奈斯库出生后不久就随同父母一起迁居巴黎,法语实际上就是他的母语,13岁时,尤奈斯库返回罗马尼亚就学,学成后在布加勒斯特大学任法文教师。1938年开始定居法国。1950年上演他的成名作、荒诞派经典作品 《秃头歌女》,开始了他的剧作生涯。1970年,尤奈斯库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成为法国文化界“四十个不朽者”之一。

除了《秃头歌女》和 《椅子》(1951) 外,尤奈斯库还写了许多剧作。《上课》 (1950) 写一个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何用语言的机械作用控制并杀害一个女学生,而这个女学生是他的第40个受害者。当戏结束时,第41个学生又叩响了教师的门,这样的悲剧似乎还要继续下去;《雅克或屈从》 (1950) 揭示了一统社会对个性的扼杀; 《未来在鸡蛋中》 (1951) 写物的无限增殖和人的恐惧感和孤独感。罗伯特结婚后一筐接一筐地不停地下蛋,这些鸡蛋变成了皇帝、警察、马克思主义者、酒鬼等等,全剧以“生产万岁! 白种人万岁!”的绝望叫喊结束;《阿麦迪或脱身术》 (1954) 一剧中一具不断膨胀的尸体象征爱情和悔恨;不断繁殖的有毒的蘑菇突现了人的孤独。在《责任的牺牲品》 (1953) 中剧作家探讨了个性和意识的不确定性,“我们不是我们自己,个性并不存在”; 《犀牛》 (1958) 写人性的异化,一个镇上的居民都变成了犀牛,剧中的主人公贝朗瑞看到大家都变成了“美丽的”犀牛,而自己依然保持“丑陋”的人形时,绝望的呼喊到:“我现在是一个怪物……坚持自己个性的人们常常落到一个可悲的结局!”在《国王在死去》(1963) 中,贝朗瑞成了一位国王,全剧就是贝朗瑞衰落和死亡的仪式的残酷演进; 《麦克白特》 (1972) 把沙士比亚的《麦克白斯》变成了一出地道的荒诞剧……纵观尤奈斯库的剧作,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一惯性的主题,这就是人性的异化、个性的不确定、自我的丧失以及人在冷酷的物质世界中孤独、尴尬的存在处境,在艺术上,尤奈斯库坚决反对19世纪以来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和心理的戏剧。他认为自从沙士比亚之后,真正能感动观众的戏剧不过20几部,最多30部;他把自己的戏剧叫做“反戏剧”、“喜剧性戏剧”、“假悲剧”、“悲剧性闹剧”; 他善于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在对立中加以新的综合,从而在喜剧和悲剧之间造成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张力。在他的剧作中,悲剧与闹剧、散文和诗、真实和虚幻、听觉和视觉形象熔为一体; 这种戏剧形式有力地揭示了人的存在处境的残酷的悲喜剧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